官方微信
 PMEC China2024

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制药网>资讯中心>市场分析

顺应医药产业政策方向,CRO/CMO短期景气度或更高

2020年02月19日 09:33:07来源:制药网点击量:34451

下载制药通APP
随时订阅专业资讯

分享

    分享:

评论

  【制药网 市场分析】业内表示,通过对医药行业空间的看法,大家对医药行业投资的核心思想——永远拥抱创新,选择核心具有创新能力的药企。对于医药投资,应当顺应未来几年产业政策的方向,其中CRO/CMO短期景气度会更高,创新药企业更能获取长期价值,至少长期的增长潜力,要看企业化的能力。
 
  据了解,受益于研发支出稳步增长、外包渗透率提升和CRO/CDMO行业自身技术模式升级,行业整体保持高景气度。公司在人员和产能上均处于扩充周期。产能持续释放叠加需求周期共振,推动CRO/CDMO行业进入黄金发展期。
 
  根据相关数据预测,中国CRO市场规模2023年可达214亿美元,2018-2023年复合增长率29.6%;中国CDMO/CMO市场规模2023年可达85亿美元,2018-2023年复合增长率28.9%。国内CRO/CDMO将受益于旺盛需求,商业模式升级以及长期来看,有望打造以自身平台为中心的创融生态圈。
 
  新药研发生产的产业链不断复杂化、精细化,导致成本提升和研发难度加大,CRO/CDMO等外包服务行业应运而生。据了解,2019年,公募基金对医药研发生产外包(CRO/CDMO)板块上市公司的重仓持股比例不断提高。
 
  且近些年CRO行业的单人产出不断提高,虽然过去CRO公司单人产出明显提高,但与比起来,国内的单人产出仅为的1/3-1/2。因此随着订单数量增多、管理更加优化,国内CRO公司的单人产出还有很大提高空间。
 
  业内表示,当下我国国内医药研发生产外包行业的发展蒸蒸日上。即无论从二级市场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来看,还是一级市场中小型药企的融资活跃度来看,均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新药的研发。而无论是成熟的大型制药企业,还是初创的新药研发型企业,均对CRO/CDMO公司存在需求,只是侧重点可能不同:大型药企因新药投资回报率下降而将部分研发环节外包,小型药企则因自身能力不足而必须依赖CRO提供一体化研发能力。“无论如何,药企对CRO/CDMO的需求只会越来越迫切。”有业内人士表示。
 
  但是我国新药研发起步晚,研发投入低,大部分 CRO&CMO是基于国内工程师红利,依靠海外药企的订单初步成长起来的。人力成本的优势带来更低的获客成本,订单获取能力强。然而海外市场尤其是欧洲和美国市场发展日渐成熟,行业增长稳定,与此同时国内CRO行业高度景气,是CRO&CMO在岸外包业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投资建议,国内创新药行业的兴起,研发投入的大幅增加,将维持CRO行业估值处于阶段性高位。重点推荐各细分领域行 业:药明康德等。
 
  据悉,药明康德临床前CRO 业务板块不断开疆扩土:①毒理学实验室扩容80%(2.4 万平方米),募投项目苏州药物安全评价中心扩建项目总规划新增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预计2022 年全部落地,扩建完成后将更好地满足客户对药物安全评价的需求;②积极布局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战略资源,有利于成本控制,并能够有效保障实验动物的高质量供给。据预计,2019-2021 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43/28.59/36.53 亿元,同比增长-1%/27%/28%,维持“买入”评级。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制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QQ

咨询中心

广告咨询QQ:652787579

展会合作QQ:357275273

官方微信发布询价建议反馈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