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PMEC China2024

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制药网>资讯中心>行业动态

6家跨国药企,2019年在华合计收入1279亿

2020年02月25日 15:37:24来源:制药网点击量:33668

下载制药通APP
随时订阅专业资讯

分享

    分享:

评论

  【制药网 行业动态】近期,陆续有跨国药企公布了2019年财报。其中,有多家企业在中国业绩表现十分亮眼。笔者统计了6家在中国业绩表现不俗的跨国药企,发现它们2019年在中国制药业务总收入为182.51亿美元(约1279亿元),是国内医药恒瑞2018年全年营收的7倍左右。
 
  阿斯利康:在华收入48.8亿美元
 
  2月14日,阿斯利康公布2019年财报,总收入243.84亿美元,同比增长10%。其中中国区收入48.80亿美元,同比增长35%,占到阿斯利康总收入的20.7%。阿斯利康已成为在中国市场业绩表现较好的外资药企之一,并且可能继续创下新高。
 
  目前,从整体产品线上来看,Nexium、Crestor、Iressa这些过专利期经典老产品对阿斯利康业绩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小。其已在肿瘤、呼吸、心血管等传统优势疾病领域均确立了新的产品核心,并且也都是各领域时下紧贴临床需求的热门靶点新药。而从阿斯利康披露的开发计划上看,这些药物在2020年仍将继续拓展新的适应症。
 
  罗氏:在华收入31.72亿美元
 
  1月30日,罗氏公布了2019年业绩,总收入614.66亿瑞士法郎,同比增长8%。其中制药业务收入485.16亿瑞士法郎(+10%),诊断业务收入129.50亿瑞士法郎(+1%)。中国区收入达到31亿瑞士法郎,增长36%。
 
  据了解,罗氏的三款肿瘤药Avastin(贝伐珠单抗)、Rituxan(利妥昔单抗)、Herceptin(曲妥珠单抗)多年来销售收入稳定,被视为拉动罗氏业绩增长的三驾马车。在中国市场,这3款药物仍面临巨大的市场需求,特别是进入医保后销量增长强劲。
 
  默沙东:在华收入31.41亿美元
 
  2月5日,默沙东公布2019年业绩,全年实现总收入468.4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中国区收入31.41亿美元。
 
  据了解,其增长主要来自于几款明星产品的贡献,包括以54.6%的增幅突破100亿美元大关的Keytruda,在中国获批后一直供不应求创下37.37亿美元销售收入新高的9价宫颈癌疫苗Gardasil 9,以及阿斯利康和卫材深度捆绑合作的Lynparza (奥拉帕利)和Lenvima(乐伐替尼)。
 
  赛诺菲:在华收入29.32亿美元
 
  2月5日,赛诺菲公布2019年业绩,净收入361.26亿欧元(+4.8%)。从业务单元(GBU)来看,专科药业务收入91.95亿欧元(+22.4%),初级护理药品业务收入90.76亿欧元(-14.8%),中国和新兴市场收入74.37亿欧元(+6.4%)
 
  虽然创新药和疫苗业务形势大好,但是赛诺菲在中国和新兴市场的增速并不是太高。原因主要在于中国仿制药市场环境巨变尤其是带量采购政策造成的冲击。不过,赛诺菲对中国的市场环境变化已经有了心理预期,此前就宣布波立维和安博维2020年在中国市场的收入还会继续下滑50%,而此次财报披露仍维持之前的口径。
 
  诺华:在华收入22亿美元
 
  1月29日,诺华公布2019年业绩,全年实现总收入474.45亿美元。其中,中国区收入22亿美元。
 
  从地域上看,诺华创新药业务板块的增长离不开中国市场的贡献。随着中国注册审批和医保准入政策改革的深化,诺华在2015-2019年间共收获了25项新药批准(含新适应证),其中13个新分子实体是在中国初次上市。自2017年以来,诺华共有22款新药进入国家医保目录。预计2020-2024年间,其在中国还将有超过50项新药申请(含新适应证)批准。
 
  诺和诺德:在华收入19.26亿美元
 
  2月5日,诺和诺德公布2019年业绩,全年总收入1220.21亿丹麦克朗(约182.94亿美元),同比增长9%。其中,中国区收入128.44亿丹麦克朗(约合19.26亿美元),同比增长14%,是诺德诺德业务划分中增长第2快的区域,仅次于AAMEO地区。
 
  据了解,在中国市场,诺和诺德的Victoza(利拉鲁肽)于2017年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之后有了明显放量,2019年收入达到9.26亿元,同比增长70%。而Tresiba在中国获批一年多之后,也在2019年进入国家医保目录,2019年的销售额为9000万元。此外,2019年诺和诺德新产品Ryzodeg也在中国获批。未来,这一系列利好因素将继续提振诺和诺德中国区的业绩表现。
 
  总结
 
  从总体来说,跨国药企在中国的高增长收入离不开其多年来部署的战略举措,中国药企要想在多变的行业环境中“化被动为主动”,或许可以借鉴跨国药企成功经验,但如何落实以及具体操作仍是国内药企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制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QQ

咨询中心

广告咨询QQ:652787579

展会合作QQ:357275273

官方微信发布询价建议反馈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