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纳贸易(大连)有限公司
初级会员 | 第10年

18804209403

进口电磁阀品牌
球阀品牌
热电偶
齿轮
五金工具建材
机械
数控机床 伸缩接头 齿轮减速机 转向球 种植机 捆扎机 磨边机 去毛刺机 冷凝器 寻边器 灭菌器 密封 输送 托盘 脚轮 光纤 液态缸 冷却 法兰 瓷砖 压力表 气锤 粒度仪 液位器 传送带 封膜机 监测器 自动化 切割机 输送机 切碎机 弹性套 软管 吊链 吊具 搅拌器 压缩 连接器 齿轮箱 储能器 磨头 离合器 联轴器 卡盘 锁紧产品 滤芯 叉车 绞车 打包机 过滤器 液压旋转摆动缸 挖掘机快换系统 无杆气缸 过滤膜 绞盘 液压锁紧盘 油雾分离器 电磁铁 消磁器 制动器 胀紧套 油封 叶轮 组装机 油缸 真空包装机 电磁吸盘 模块 控制器 减速机 膨胀罐 加热器 执行 缠绕机 空调 气缸 马达 轴承 干燥器 驱动器 离心机 清洗 换热器 风机
电子电工
电机
其他
液压
压力
仪表
启动器 测试仪 显示器 压力过滤器 视觉 溶解器 肺功能仪 沾污仪 赫尔纳-供应德国Gonotec渗透压仪 测定仪 风速仪 氧气计 测量设备 测量 记录仪 光谱仪 润滑器 限流器 操作面板 紫外线 臭氧发生器 测厚仪 料位计 粘度计 变径 放大器 六分仪 百分表 热像仪 指示器 检测仪 变送器 水分仪 温控器 测量系统 压力仪表 静电场强计 视镜 流量开关 测力计 润滑油油品质量管理系统 数显表 进样器 交流电压表 电阻测试仪 抗静电 液位开关 热电阻 压力计 分析仪 氧气分析仪 热电偶 真空计 监测仪 流量计 液位计 激光器 发生器 过滤 传感器 湿度计 超声波发射器 检测器 探测器 感应机 折光仪 打印机 注射器 编码器 荧光仪 定位器 测距仪 读码器 报警器 译码器 能量计 张力
阀门
润滑脂

进口阀门维修操作规程

时间:2015/9/17阅读:579
分享:

进口阀门维修操作规程

一、直行程调节阀常见故障及维修

1.调节阀外漏处理方法:解体调节阀更换新的或适合使用介质的密封填料,对阀杆有损伤的处理,已打磨,后电镀找回打磨损失的尺寸,如阀杆划痕很深,就重新加工阀杆。进行整体组装并完成打压测试和其它出厂调试。 
2、调节阀内漏处理方法:在调节阀调校中调节阀行程调节不当或阀芯长时间使用造成阀芯头部磨损腐蚀。通常向下调节阀杆减小空隙达到减少泄漏的目的。 
3. 电气阀门定位器故障
3.1零点、量程不准。在对定位器现场调校中首先应保证调节阀动作良好,反馈系统安装牢固动作良好,然后通过标准信号来进行调整。使调节阀的行程与控制信号一致。(更多内容)
3.2节流孔堵塞。赃物堵塞节流孔。使定位器无输出信号,导致调节阀不动作。 
3.3喷嘴、挡板间有赃物。受现场环境的影响,定位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附着一层灰尘,影响喷嘴挡板的背压,从而影响定位器的输出。造成调节阀状态不稳,产生震荡
3.4密封不好。长期使用的定位器各种紧固螺母、密封垫片易发生松动、老化现象,造成定位器漏风。使调节阀不能全开全关,阀位不稳,产生调节振荡。
3.5反馈杆故障。长期运行中反馈杆紧固螺母逐渐松动甚至脱落,造成反馈杆松动、歪斜、与固定件卡碰、脱落。使调节阀动作迟缓,波动频繁,调节阀限位甚至失去控制。反馈板上的限位弹簧脱落,或反馈杆从中脱出,造成反馈杆与反馈板接触不良,产生滞后,造成调节阀动作频繁。使被控参数难以稳定特别在调节阀动作要求准确的温度控制中产生较大影响。 
3.6固定螺母松动。定位器固定螺母安装不牢产生松动,造成定位器歪斜,影响反馈杆动作,造成卡碰现象。使调节阀动作不稳定,产生限位等现象。定位器中各种弹簧的紧固螺丝在震动环境下松动,改变了弹簧的预紧量,影响弹簧的张力和状态。使定位器的零点量程发生改变,定位器不线性,致使调节阀不能全开全关,调节阀动作不线性。
3.7*磁铁位置发生变化。由于受到外力作用,使两块磁铁的位置发生变化,改变了磁场的位置,是线圈受力不平衡,定位器输出不线性,致使调节阀动作不线性。磁铁吸附杂质如铁销等,形成卡碰阻碍挡板的移动,使定位器的输出不准,从而使调节阀动作与控制信号不一致。
4 智能定位器
4.1反馈杆故障。反馈杆紧固螺母松动甚至脱落,造成反馈杆松动、歪斜、与固定件卡碰、脱落。使调节阀动作迟缓,波动频繁,调节阀限位甚至失去控制。定位器固定不牢发生歪斜松动,影响反馈杆的活动,造成卡碰现象使调节阀限位。反馈板上的限位弹簧脱落,或反馈杆从中脱出,造成反馈杆与反馈板接触不良,产生滞后,造成调节阀动作频繁。使被控参数难以稳定特别在调节阀动作要求准确的温度控制中产生较大影响
4.2定位器调校不好。调校中中间位置没有找好,手动输出时调节阀没有全开全关,气开气关选择不对等。使调节阀不能全开全关,造成泄漏量大,限位等现象。
4.3由于智能定位器的调校复杂,时间长,而且需要多次全开全关,对工艺波动大,因此调校时应把调节阀切出,特别是在调校控制温度的调节阀一定要离线调整。

5. 调节阀膜头故障及维修 
调节阀的波纹膜片长时间使用老化变质,弹性变小,密闭性变差,甚至产生裂纹漏风严重。压缩弹簧老化弹性系数改变,甚至断裂。使调节阀膜头输出的摧杆位移发生变化,推力变小,导致调节阀调节质量变差不能全开全关甚至失去调节作用。处理方法:更换膜片。 
 

 

 

 

 

 

6. 电动执行机构故障及维修 
6.1 一般性机械故障。如齿轮、蜗轮、蜗杆传动失灵。处理方法:订购备件或测绘加工; 
6.2过转矩故障。阀门自身磨损、锈蚀、异物卡住关闭件、填料压的太紧等原因,使转矩急剧上升。处理方法:取出异物,研磨加工,更换填料等; 
6.3 电动机故障。电源电压过低,转矩限制机构整定不当或失灵,使电机过载;接触不良、缺相、绝缘不良而短路等。处理方法:电机重绕; 
6.4行程开关整定不正确,行程开关失灵,使阀门打不开、关不严。处理方法:调整开关位置或更换行程开关; 
6.5手动与电动转换机构不灵。订购备件或测绘加工; 
6.6 控制板故障,订购备件或测绘电路板维修。

二、球阀故障及维修
1. 球阀不能正常开关 
1.1 检查项目: 
1.1.1 检查电磁阀,处理方法:更换电磁阀、更换线圈、清除脏物等; 
1.1.2 检查气动执行器单独供气试验,检查密封圈及气缸是否损坏;处理方法:更换已坏的密封圈及气缸,处理方法:更换已坏的密封圈及气缸; 
1.1.3 检查阀内有杂质将阀芯卡住;处理方法:清除杂质,更换已损件; 
1.1.4 检查手动机构的手柄是否处于手动位置,处理方法:将手柄转到气动位置,测试。 
2. 球阀动作迟缓: 
2.2.1气源压力不够,处理方法:增加气源压力47bar 
2.2.2气动执行器输出扭矩过小,处理方法:增大气动执行器; 
2.2.3阀门阀芯或其它阀件装配太紧,处理方法:重新装配调整; 
2.2.4气源管路堵塞,流量过小,处理方法:排除堵塞,更换过滤器滤芯。 
3. 回讯器无信号 
3.3.1电源线路短路及断路,处理方法:检修电源线路; 
3.3.2回信器内凸轮位置不准确,处理方法:调整凸轮至正确位置; 
3.3.3微动开关损坏,处理方法:更换微动开关。

三、电磁阀故障及维修

 

1、线圈压盖 2、弹簧 3、线圈 4、磁芯 5、阀盖 6、阀芯及密封 7、阀体

1.1 电磁阀卡住,电磁阀的滑阀套与阀芯的配合间隙很小,当有机械杂质带入或阀体生锈时,很容易卡住.根本的解决方法是要将电磁阀拆开,取出阀芯及阀芯套,CCI4清洗,使得阀芯在阀套内动作灵活.拆卸时应注意各部件的装配顺序及外部接线位置,以便重新装配及接线正确.
1.2电磁阀线圈烧坏,可拆下电磁阀的接线,用万用表测量,如果开路,则电磁阀线圈烧坏.原因有线圈受潮,引起绝缘不好而漏磁,造成线圈内电流过大而烧毁,因此要防止雨水进入电磁阀.此外,弹簧过硬,反作用力过大,线圈匝数太少,吸力不够也可使得线圈烧毁.
1.3电磁阀接线头松动或线头脱落,电磁阀不得电,可紧固线头.
1.4如果是先导式电磁阀,要检查管道内压差是否太小,压差太小电磁阀就不能正常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就需选用直动式电磁阀.而压差太大,远远超出电磁阀的设计值,也无法正常工作,此时就要用高压电磁阀了.
1.5管道内的污物堵住了先导阀的小孔,致使先导阀无法正常打开,主阀也就不能及时打开了.可以把阀体拆开,洗净污物,重新装配,即可正常工作.
1.6另外,电磁脉冲阀一般都是水平安装,如果是侧装的话,有可能造成阀门关闭不严,即内漏,应尽量避免侧装。

 

四、弹簧式安全阀常见故障及维修:

 

1—调整螺杆2—阀杆3—弹簧4—阀盖5—导向套 
6—反冲盘7—阀体8—阀瓣9—调节圈10—阀座

 

1、安全阀解体。 
1.1、拆除操纵杆销、操纵杆、提升传动装置;拆除定位螺母定位销及复位螺母。 
1.2、用深度尺测量压紧螺钉上端面至阀杆顶端的距离,并做好记录 
1.3、松开压紧螺钉锁定螺母,用扳手逆时针旋转直至压紧螺钉与弹簧上部垫圈松开。 
1.4、用扳手均匀地拆下两个顶轭杆的螺母。将轭架从阀杆上提离阀门,在弹簧顶部做好原始定位标记拆除支座组件和顶部弹簧垫圈及弹簧底部弹簧垫圈。从重叠套环和阀杆组件上拆下重叠套环的开口销。 
1.5、在重叠套环上位与阀杆销孔的槽口处做一标记,然后把重叠套环逆时针转动,直至环上4条线中的zui低一条线与上浮垫圈持平。 
1.6、仔细地数清通过阀杆开口销孔前面的槽口数。 
1.7、在盖板与通气孔上做好定位标记,然后拆下盖板的双头螺栓螺母并从双头螺栓上提出盖板。将阀杆连同阀瓣、阀瓣压环组件从阀门里拆出。从阀杆上拆下阀瓣和阀瓣压环,测量从导承顶部至套筒座距离尺寸以及从导承顶部至上调整环底面的距离尺寸并记录,从阀座上拆下上调整环销,提出导承。 
1.8、从底座上拆下上调环和导座组件,用记号笔标出上调整环槽口相对于导承的径向位置,旋松下调整环销,直至销与环的槽口稍微分离。然后在套筒座的顶部放一平板,在下调整环位于下调整环的销处的槽口做一标记,以下调整环销为基准,逆时针旋转下调整环直至与平板接触,数清并记录通过下调整环销的槽口数后,将下调整环从阀座套筒上旋下并从阀体内取出;(注意:在旋下调整环销时,不要转动下调整环)。 
2、安全阀检查 
2.1、将压盖螺母、衬套、上下调整杆拆下,检查螺纹部位有无损伤,如有损伤应使用锉刀修整,用1755清洗剂除锈后擦拭干净 
2.2、取出上下调整环,*清扫螺纹部位 
2.3、检查阀座表面有否缺陷,检查内壁有无磨损冲刷引起的壁厚减薄现象 
2.4、测量密封面溶焊金属厚度及喷咀形阀座密封面对阀体上口的不平行度,如超标应对密封面进行研磨校正(溶焊金属厚度不得小于4mm,密封面对阀体止口不平行度不得超过0.03mm) 
2.5、检查密封表面至主阀座基准面的高度,如小于1.5mm应对主阀座基准面进行加工 
3、阀瓣组件检查 
3.1、目视检查密封面损伤及导向部位是否有擦、咬伤、粘合、卡住痕迹,如有应清理,并对导向套和阀瓣外部进行清理 
3.2、检查与阀杆头部接触面有无裂纹等缺陷,如有应更换 
3.3、检查密封面磨损情况 
4、阀杆检查 
4.1、目视检查阀杆表面是否有咬伤、粘合、卡住的痕迹,如有应清理、修整,如严重时应更换 
4.2、检查阀杆的不直度,超过标准应修正,无法修正的应更换 
4.3、检查阀杆的磨损情况不得大于0.1mm,阀杆连接丝扣完好无损,与螺母配合良好,顶部园弧无磨损,用磁粉检查阀杆头部是否存在裂纹等缺陷,如有应更换。 
5、弹簧检查 
5.1、弹簧表面除锈进行外观检查,应光滑无有害的裂纹、伤痕、腐蚀等缺陷 
5.2、测量弹簧的自由高度应符合要求,两端面平行,且垂直于轴线,垂直度偏差不大于2mm 
5.3、弹簧压缩后能恢复自由高度 
5.4、弹簧座无裂纹及其它缺陷 
5.5、弹簧与弹簧座接触应平稳,接触平良时应对研修正 
5.6、弹簧表面总面积的50%以上有腐蚀应更换 
6、检查挡环与下弹簧座是否接触园滑,以挡套与阀杆能够自由行程为准,接触不好时应对研 
7、目视检查外观以及阀杆导向部位是否有缺陷 
8、安全门密封面的研磨 
8.1、*清扫研磨表面及周围,在研磨胎上涂抹#400(或同等粒度)研磨膏,放在研磨面上全面均匀加压,反复正反方向慢慢旋转手柄直到密封面较为平整,无坑点和划痕。 
8.2、分别用#800#1200的研磨膏进行细研和抛光,每次换研磨膏时旧研磨膏必需用丙酮擦洗干净,抛光研磨时,涂少量研磨膏轻轻研磨,直到出光亮,后在油毛毡上涂少量研磨膏用大于密封面外径的木块,压在密封面上旋转几次,直至密封面出现光亮 
8.3、将热阀瓣舌头背腔漏进去的研磨膏以及阀体上的研磨膏清理干净,使用一级平台和红丹粉检查密封面的径向吻和度,吻和度必需超过密封面宽度的80%
9、安全阀装配 
9.1、将阀体内部、阀瓣、阀座等用脱脂棉浸丙酮擦干净后,将阀瓣下到阀体内,切记绝不可以用棉纱或麻布 
9.2、安装导向套,要注意导向套的位置一定要和解体前的位置一样,导向套的内壁和阀瓣的外壁匀涂以适当之润滑剂,紧固螺钉要紧好 
9.3、上下调整进行*检修后,螺纹涂以润滑油安装于先前位置上 
9.4、按解体前的位置安装冷却器,注意排汽管应装在解体前的位置上 
9.5、将行程控制环套在阀杆上,测量阀办行程以确定阀瓣位置,标准为12.5+1mm 
9.6、证实阀杆的横销放入阀瓣背面的放转槽内,上好弹簧及上弹簧座,紧弹簧紧固螺栓至拆前测量高度,装好弹簧放松螺钉 
9.7、上好弹簧罩并装好手动开启装置 
9.8、清理螺栓,加好密封垫

五、逆止阀的维修步骤及工艺方法
 

 

 

1 —阀体;2 —阀芯;3 —弹簧; 4 —阀盖;5—阀座; 6 —控制活塞;7 —下盖。

 

1、阀门解体 
1.1、松开盖板螺母,取下盖板。 
1.2、取出环挡圈。 
1.3、用工具将阀盖吊出阀体,取下填料压圈。 
1.4、将环分块取出。 
1.5、用工具将阀盖吊出阀体,取下填料压圈。 
1.6、对升降阀瓣可直接取出,检查阀芯与阀座接合面情况,确定修理方法。 
1.7、对旋起式阀瓣,可将其连接架之固定销轴取下,然后将阀瓣从连接架上取下,检查接触面情况。 
1.8、将阀门盖好,贴好封条。 
2、检查修理: 
2.1、检查阀体部分应无砂眼、裂纹及冲刷腐蚀等缺陷,发现后应进行补焊处理  
2.2、阀座密封面应用手工或机械的方法研磨,消除其表面沟槽、坑点,使密封面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2.3、阀瓣密封面的缺陷可用平板研磨,砂布研磨等方法消除,若缺陷较严重的阀瓣可送车床车光后,进行对研。 
2.4、阀盖进行清理,去掉其体上的密封填料,将填料压环及各处打磨干净,检查阀盖密封体间隙符合要求,提升螺母应保证丝扣部分完好,螺母灵活好用。 
2.5、修理环,表面平整与卡槽间隙符合要求,否则应进行加工。 
2.6、阀瓣升降式阀门,阀瓣与定位套全部打磨干净,除去锈垢,试验是否灵活。 
2.7、旋启式逆止阀,其固定销轴应完整、平直。与固定端连接可靠。垂直方向范围内自由抬起和下落,轴端不应有卡涩现象。 
3、逆止阀的组装 
3.1、将阀瓣置于阀体内,对旋启式逆止阀则将阀瓣与连接架用销轴连接可靠,然后将连接架与阀体内固定端用轴连接。 
3.2、将阀盖放入阀体内,按要求填加密封压好。 
3.3、填料压环套在阀盖密封部位,将填料压好。 
3.4、环分段装复各部间隙均匀,然后用挡圈防脱。 
3.5、将盖板装复压在环上,旋紧盖板上螺母,使自密封填料压紧。 
3.6、阀门及周围场地清扫干净。

六、液压元件维修:
1、液压元件-常规液压系统中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齿轮泵    2、液压缸    3、方向控制阀   1)单向阀    2)换向阀    4、压力控制阀    (1)溢流阀   (2)减压阀    (3)顺序阀   4)压力继电器    5、流量控制阀    1)节流阀    2)调速阀 
2、液压元件拆装与维修的一般步骤 
拆装过程要注意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液压元件的拆装: 
1、拆卸液压元件之前必须分析液压元件的产品铭牌,了解所选取的液压元件的型号和基本参数,查阅产品目录等资料,分析该元件的结构特点,制定出拆卸工艺过程。 
2、按照所制订的维修工艺过程,将液压元件解体、分析故障原因。解体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关键零件的位置关系,记录拆卸顺序。 
3、拆卸下来的全部零件必须用煤油或柴油清洗,干燥后用不起毛的布擦拭干净,检查各个零件,进行必要的修复,更换已损坏的零件。 
4、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重新组装液压元件。 
5、液压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液压元件都是密封的,发生故障时不易查找原因,能否迅速地找出故障源,一方面决定于对系统和元件结构、原理的理解,另一方面还有赖于实践经验的积累。 
3、维修举例: 
3.1、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5—前、后泵盖;2—螺钉;3—齿轮;4—泵体;6—密封圈;7—主动轴;8—定位销;9—从动轴;10—滚针轴承;11—堵头;12、油槽

拆装操作中要注意观察齿轮泵泵体中铸造的油道、骨架油封密封唇口的方向、主被动齿轮的啮合、各零部件间的装配关系、安装方向等,随时做好纪录,以便保证下一步进行安装。 
装配时要特别注意骨架油封的装配。骨架油封的外侧油封应使其密封唇口向外,内侧油封唇口向内。而且装配主动轴时应防止其擦伤骨架油封唇口。 
装配后向油泵的进出油口注入机油,用手转动应均匀无过紧感觉。 
齿轮泵常见的故障有:容积效率低、压力提不高、噪声大、堵头或密封圈被冲出等。产生这些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如下

故障现象

产生原因

排除方法

噪声大

①吸油管接头、泵体与盖板结合面、堵头和密封圈等处密封不良,有空气被吸

②齿轮齿形精度太低 
③端面间隙过小

④齿轮内孔与端面不垂直、盖板上两孔轴线不平行、泵体两端面不平行等 
⑤两盖板端面修磨后,两困油卸荷槽距离增大,产生困油现象 
⑥装配不良,如主动轴转一周有时轻时重现象 
⑦滚针轴承等零件损坏 
⑧泵轴与电动机轴不同轴 
⑨出现空穴现象

①用涂脂法查出泄漏处。更换密封圈;用环氧树脂粘结剂涂敷堵头配合面再压进;用密封胶涂敷管接头并拧紧;修磨泵体与盖板结合面保证平面度不超过0.005mm 
②配研或更换齿轮 
③配磨齿轮、泵体和盖板端面,保证端面间隙 
④拆检,修磨或更换有关零件

 

⑤修整困油卸荷槽,保证两槽距离

⑥拆检,装配调整

⑦拆检,更换损坏件 
⑧调整联轴器,使同轴度误差小于φ0.1mm 
⑨检查吸油管、油箱、过滤器、油位及油液粘度等,排除空穴现象

容积效率低、压力提不高

①端面间隙和径向间隙过大

 

②各连接处泄漏 
③油液粘度太大或太小 
④溢流阀失灵 
⑤电动机转速过抵 
⑥出现空穴现象

①配磨齿轮、泵体和盖板端面,保证端面间隙;将泵体相对于两盖板向压油腔适当平移,保证吸油腔处径向间隙,再紧固螺钉,试验后,重新配钻、铰销孔,用圆锥销定位 
②紧固各连接处 
③测定油液粘度,按说明书要求选用油液 
④拆检,修理或更换溢流阀 
⑤检查转速,排除故障根源 
⑥检查吸油管、油箱、过滤器、油位等,排除空穴现象

堵头或密封圈被冲掉

①堵头将泄漏通道堵塞

②密封圈与盖板孔配合过松 
③泵体装反 
④泄漏通道被堵塞

①将堵头取出涂敷上环氧树脂粘接剂后,重新压进 
②检查,更换密封圈 
③纠正装配方向 
④清洗泄漏通道

3.2、电液换向阀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电磁铁;2—顶杆;3—阀芯;4—阀体;5—弹簧;P—压力油口;AB—工作口;O—回油口 
换向阀拆装时除检查密封元件工作要可靠,弹簧弹力要合适之外,特别要检查配合间隙,配合间隙不当是换向阀出现机械故障的一个重要原因。当阀芯直径小于20mm时配合间隙应为0.008~0.015mm;当阀芯直径大于20mm时配合间隙应为0.015~0.025mm 
对于电磁控制的电磁换向阀还要注意检查电磁铁的工作情况,对于液控换向阀还要注意控制油路的连接和畅通,以防使用中出现电气故障和液控系统故障。 
电液换向阀的常见故障有:冲击和振动、电磁铁噪声大、滑阀不动作等。产生这些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下所示。

故障现象

产生原因

排除方法

冲击和振动

①主阀芯移动速度太快(特别是大流量换向阀)
②单向阀封闭性太差而使主阀芯移动过快 
③电磁铁的紧固螺钉松动 
④交流电磁铁分磁环断裂

①调节节流阀使主阀芯移动速度降低 
②修理、配研或更换单向阀

③紧固螺钉,并加防松垫圈 
④更换电磁铁

电磁铁噪声较大

①推杆过长,电磁铁不能吸合 
②弹簧太硬,推杆不能将阀芯推到位而引起电磁铁不能吸合 
③电磁铁铁心接触面不平或接触不良 
④交流电磁铁分磁环断裂

①修磨推杆 
②更换弹簧

③清除污物,修整接触面 
④更换电磁铁

滑阀不动作

①滑阀堵塞或阀体变形 
②具有中间位置的对中弹簧折断 
③电液换向阀的节流孔堵塞

①清洗及修研滑阀与阀孔 
②更换弹簧 
③清洗节流阀孔及管道

3.3、溢流阀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调压螺母;2—柱塞;3—锥阀弹簧;4—锥阀;5614—先导阀油孔;7—主阀弹簧;8—阻尼孔;9—主滑阀;10—油孔;11—中心孔;1213—主滑阀两端油腔;a—主滑阀进油内腔;b—主滑阀出油内腔

  

溢流阀拆装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是保证阀芯运动灵活,拆卸后要用金相砂纸抛除阀芯外圆表面锈蚀,去除毛刺等;滑阀阻尼孔要清洗干净,以防阻尼孔被堵塞,滑阀不能移动;弹簧软硬应合适,不可断裂或弯曲;液控口要加装螺塞,拧紧密封防止泄漏;密封件和结合处的纸垫位置要正确;各连接处的螺钉要牢固。 
溢流阀的常见故障有:系统无压力、压力波动大、振动和噪声大等。产生这些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下所示

故障现象

产生原因

排除方法

无压力

①主阀芯阻尼孔堵塞 
②主阀芯在开启位置卡死 
③主阀平衡弹簧折断或弯曲使主阀芯不能复位 
④调压弹簧弯曲或未装 
⑤锥阀(或钢球)未装(或破碎)
⑥先导阀阀座破碎 
⑦远程控制口通油箱

①清洗阻尼孔,过滤或换油 
②检修,重新装配(阀盖螺钉紧固力要均匀),过滤或换油 
③换弹簧

④更换或补装弹簧 
⑤补装或更换 
⑥更换阀座 
⑦检查电磁换向阀工作状态或远程控制口通断状态,排除故障根源

压力波动大

①液压泵流量脉动太大使溢流阀无法平衡
②主阀芯动作不灵活,时有卡住现象 
③主阀芯和先导阀阀座阻尼孔时堵时通 
④阻尼孔太大,消振效果差 
⑤调压手轮未锁紧

①修复液压泵

②修换零件,重新装配(阀盖螺钉紧固力应均匀),过滤或换油 
③清洗阻尼孔,过滤或换油

④更换阀芯 
⑤调压后锁紧调压手轮

振动和噪声大

①主阀芯在工作时径向力不平衡,导致溢流阀性能不稳定 
②锥阀和阀座接触不好(圆度误差太大),导致锥阀受力不平衡,引起锥阀振动 
③调压弹簧弯曲(或其轴线与端面不垂直),导致锥阀受力不平衡,引起锥阀振动 
④系统内存在空气 
⑤通过流量超过公称流量,在溢流阀口处引起空穴现象 
⑥通过溢流阀的溢流量太小,使溢流阀处于启闭临界状态而引起液压冲击 
⑦回油管路阻力过高

①检查阀体孔和主阀芯的精度,修换零件,过滤或换油 
②封油面圆度误差控制在0.0050.01mm以内

③更换弹簧或修磨弹簧端面

④排除空气 
⑤限在公称流量范围内使用

⑥控制正常工作的zui小溢流量(对于先导型溢流阀,应大于拐点溢流量)

⑦适当增大管径,减少弯头,回油管口离油箱底面应2倍管径以上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