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厅收藏该商铺

您好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北京北广精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试验机>>电压击穿试验仪>>BDJC系列橡胶耐电压击穿强度试验仪

橡胶耐电压击穿强度试验仪

返回列表页
  • 橡胶耐电压击穿强度试验仪

  • 橡胶耐电压击穿强度试验仪

收藏
举报
参考价 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型号 BDJC系列
  • 品牌 其他品牌
  • 厂商性质 生产商
  • 所在地 北京市

在线询价 收藏产品 加入对比

更新时间:2020-02-17 10:34:01浏览次数:341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制药网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联系方式:陈丹 查看联系方式

产品简介

产地 国产 产品新旧 全新
橡胶耐电压击穿强度试验仪 本试验机采用立式箱体结构,*的节省试验室内占地空间,地脚采用滑轮结构,方便移动和摆放,避免同类厂家生产的卧式设备,安放时需要另配安装台的情况,占地空间大,移动不方便等缺点。

详细介绍

橡胶耐电压击穿强度试验仪  技术参数:

  • 输入电压: 交流 220 V
  • 输出电压: 交流/直流 0--50kv
  • 电器容量:3KVA、5KVA、10KVA
  • 高压分级:0—10KV ; 20kv;30kv;50kv;100kv;150kv;
  • 升压速率:0.01-5kv(随意)
  • 试验方式:交/直流试验:1、匀速升压  2、梯度升压 3、耐压试验
  • 试验介质:空气,
  • 电压试验精度: 1%≦ 
  • 电源:220v±10%的单相交流电压和50Hz±1%的频率
  • 升压装置:采用*的无触点原件匀速升压淘汰前款机械调压
  • 耐压时间:0-7H保持相对电压 (软件设定)
  • 耐压式样:固体;液体。
  • 检测方式:自动巡航检测
  • 外形尺寸:长*宽*高150cm*80cm*120cm
  • 使用条件:环境温度:(23±2)℃    环境湿度:(50±5)%

橡胶耐电压击穿强度试验仪 满足标准:

GB1408-2006 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

         GB/T1695-2005 硫化橡胶工频电压击穿强度和耐电压强度试验

         GB/T3333 电缆纸工频电压击穿试验方法

         HG/T 3330绝缘漆漆膜击穿强度测定法

         GB12656 电容器纸工频电压击穿试验方法

         ASTM D149 固体电绝缘材料在工业电源频率下的介电击穿电压和介电强度的试验方法.

注意事项:

本仪器试验过程中如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0%,两电极间空气放电的距离会增加很多,所以试验中请与仪器保持1.2米的距离。

本仪器之控制计算机专为电压击穿试验机设计,请勿随意添加和删除程序或移作它用。

本公司保留对设备改进的权利,并不另行通知用户。

 

击穿电压breakdown voltage

1.(在连续升压试验中)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试样发生击穿时的电压。

2.(在逐级升压试验中)试样承受住的 高电压,即在该电压水平下,整个时间内试样不发生击穿。

 

  击穿电压也是评定绝缘油(包括变压器油、电容器油、电缆油等)电气性能的一项指标,可用来判断绝缘油含水和其他悬浮物污染的程度,以及对注入设备前油品干燥和过滤程度的检验。

  对清净干燥的油施加一个逐渐升高的电压时,在电压的负会发射电子,当电子具有足够能量时,可使油分子微化离解,于是整个离解过程随电压升高而加强,当达到某一个电压后,会产生大量传导电流而形成电弧,这种现象被称为击穿,此时的电压被称为击穿电压。若油中有水或固体物存在时,则会使击穿电压变小,这是由于水和固体物的导电性均比油大之缘故。运行油中的击穿电压低是变压器工作危险的信号。

  对于变压器油国内外标准,规定的击穿电压一般在40-50 kV ,高的达60kV 甚至更多。

 

你所说的“油击穿电压”的油都是绝缘油,尽管是绝缘油那也是有极限的(什么都没有的),所以说“油击穿电压”就是油被击穿了时的电压值,一般这个值的得出是要用的设备来对有做实验:有一油杯,里面盛着要做实验的油,油杯内有一对电极(2个小圆饼型的),对电极逐渐加电压,直至油被击穿,实验三次,取平均值,既得“油击穿电压”!一般都在几万伏。

 

变压器绝缘油的击穿电压不合格原因有:绝缘油品质出现劣化、水分过大潮湿、杂质过多和温度变化大等。绝缘油的主要功能是冷却和绝缘,还具有消灭电路切断时产生的电弧的作用。

电介质在足够强的电场作用下将失去其介电性能成为导体,称为电介质击穿,所对应的电压称为击穿电压。电介质击穿时的电场强度叫击穿场强。不同电介质在相同温度下,其击穿场强不同。当电容器介质和两极板的距离d一定后,由U1-U2=Ed知,击穿场强决定了击穿电压。

 

主要配置:

1、试验主机一台

2、高压发生器一台

3、电压调压装置一套(串口方式)

4、试验电极规格(紫铜)

5、试验用油盒一只:材质为有机玻璃

6、电磁自动放电装置一套。

7、电压击穿计算机测控软件一套

8、计算机一套

9、合格证一份

10、*计量鉴定质检份

11、产品使用说明书一份

 

产品特点:

1、采用智能集成电路进行匀速升压。

2、支持短时间内短路试验要求。

3、电压试验精度: ≤ 1%。

4、试验电压连续可调: 0--50KV。

5、电流可采集到m*。

6、出具*计量单位校准检定证书或出具客户计量单位的证书。

7、电源:220V±10%的单相交流电压和50Hz±1%的频率。

8、电流电压稳定度: 外界电源电压波动10%时

 

安全保护功能:

1、试验在试验箱中进行,试验箱门打开时电源加不到高压变压器输入端,即高压侧无电压。100KV测试设备高压电极距离试验箱壁的 近距离大于270mm,50KV测试设备高压电极距离试验箱壁的 近距离大于250mm,试验时即使人接触箱壁也不会有危险。

2、设备要安装单独的保护地线。接保护地线,主要是减少试样击穿时对周围产生的较强的电磁干扰。也可避免控制计算机失控。

3该试验设备的电路设有多项保护措施,主要有:过流保护、过压保护、漏电保护、短路保护、直流试验放电报警,电磁放电等。

4、直流试验放电报警功能:在设备做完直流试验时,当开启试验门时设备会自动报警,直至使用设备上的放电装置放电后报警会自动取消.(注:因为直流试验后不放电会危险到人身安全,不能直接拿取电极,起到提醒使用人员放电以免造成人身伤害)。

5、试验放电装置,电磁铁自动放电放置。

 

电极和试样

金属电极应始终保持光滑、清洁和无缺陷。

注1:当对薄试样进行试验时,电极的维护格外重要为了在击穿时尽量减小电极损伤,优先采用不锈钢电极.

接到电极上的导线既不应使得电极倾斟或其他移动或使得试样上压力变化,也不应使得试样周围的电场分布受到显著影响,

注2:试验非常薄的薄膜(例如,<5μm厚>时,这些材料的产品标准应规定所用的电极、操作的具体程序和试样的制备方法。

 

垂直于非叠层材料表面和垂直于叠层材料层向的试验

1 植材和片状材料(包括纸植、纸、织物和薄膜)

1 不等直径电极

电极极由两个金属圆柱体组成,其边缘倒圆成半径为(3.0土0.2) mm的圆弧。其中一个电极的直径为(25士1) mm,高约25 mm,另一个电极直径为(75士。mm,高约 15 mm。 两个电极同铀放置,误差在 2mm内,如图la)所示。

 

1----金属;

2----典型的电极支座。

 图1 不等直径电极

 

 等直径电极

如果使用一电极架便上下电极准确对中放置,误差在1. 0 mm内,则下电极直径可减小到(25士 。 mm,两电极直径差不大于0. 2 mm. 其所测结果与5. 1. 1. 1不等直径电极测得的结果不一定相同。

 厚样品的试验

当有规定时,厚度超过 3mm 的板材和片材应单面机加工至(3. 0 士 0. 2) mm. 然后,试验时将高压电极置于未加工的面上。

注:为了避兔网络或因受现有设备限制,必要时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机加工把试样制备成更小的厚度。

带、薄膜和窄条

两个电极为两根金属棒,其直径为(6. 0±0. 1) mm. 垂直安装在电极架内,使一个电极在另一个电 撞上面,试样夹在棒的两个端面之间。

上下电极要同心轴,误差在0.1 mm内。 两电面应与其轴向相垂直,端面的边缘倒成半径为(1. 0土0.2) mm的圆弧。 上电极压力为(50±2) g且应能在电极架内的沿垂直方向自由移动。

图 2 示出了一种合适的装置。 如果需要使试样在拉伸状态下进行试验,则应将试样夹在架子中,使试样披在如图2所示的规定的位置上。 为达到所需的拉伸,方便的办法是将试样的一端缠在可旋转的圆捧上。

 

 a)装置的总装配图         b)上电极提起的装置剖面图

A---易于装置人套管D的上电极;

B---下电极;

C---试样;

D---黄铜套管,内直径正好可插入6mm的棒;

E---宽25mm的黄铜带用于连接所有的下电极;

F---搭盖在试样边缘的薄膜片;

G---绝缘材料块、例如层压纸板;

H---定们孔;

J---有内螺纹的黄铜套管。

图2 垂直于带材表面试验的电极装置

为了防止窄条边缘发生闪络,可用薄膜或其他薄的绝缘材料条搭盖在窄条边缘并夹住试样。 此外, 电极周围可以采用防弧密封固,此时电植和密封圈之间留有(1~2) mm的环状间隙。 下电极与试样之间的间隙(在上电极与试样接触之前>应小于0.1 mm。

注:对薄膜的试验,见IEC60674-2,1998,

5. 1. 3 软管和软套管

按GB/T7113. 2-2005进行试验。

5.1. 4 硬管<内径100mm及以下的)

外电极是(25士1) mm宽的金属箱带,内电极是与内壁紧配合的导体,例如圆棒、管、金属箔或充填直径(0. 75~2. 0) mm的金属球,便与管材的内表面良好接触, 不管怎样,内电极的每端应至少伸出 外电极25 mm。

注:当没有有害影响时,可用硅油、硅脂或凡士林将箔贴到试样的内外表面。

5. 1. 5 硬管(内径大于100 mm)

外电极是(75土1)mm宽的金属锚带,内电极是直在(25±1)mm的圆形金属箔,金属箔应相当柔软以适应圆筒的曲率,该装置如图3所示。

 

其他推荐产品

更多

收藏该商铺

登录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对比框

产品对比 二维码 意见反馈

扫一扫访问手机商铺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