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康牌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针对智能制造标准的探讨至关重要

时间:2016-6-20阅读:1019
分享:

  前不久,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二部戴红主任,在出席第十五届“工业自动化与标准化”——2016智能制造基础共性技术与产品研讨会时指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针对工业自动化与标准化的探讨至关重要。
  
  对此,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顾建党深表赞同。在他看来,德国工业4.0的提出以及我国政府面向中国制造2025确立了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这对整个工业界来讲无疑是开启了新的篇章。同时新的互联网的文明又带来很多新的魅力和新的增长率的机会,制造业和工业领域践行者没有理由不紧抓这一历史性的发展契机,锻造出以互联网智能化为内核的工业强基。

  顾建党告诉gongkong记者,要想发展智能制造,标准必须“先行”。菲尼克斯作为德国DKE的主席单位,在中德智能制造的标准化合作领域,一直扮演积极推动者的角色,为此进行着矢志不渝的努力。

  此外,他表示中国的科研院所一直是中国产业推动技术发展和产业发展的支撑。三年前,该公司就与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学院共建智能制造的创新平台,通过中国的科研院所将菲尼克斯核心的产品与国内技术共同结合起来,一起来协助政府部门推动整个产业和研究院所方面的深度合作。

  有了技术作为基础保障的硬件支撑还不够,软性的人才的缺乏有可能在未来成为制约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zui大绊脚石。对此,菲尼克斯也有着前瞻性的思考和行动。“中国的大学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工程技术教育,都要能够和中国未来的智能制造和工业4.0的发展需求相匹配”,顾建党说。

  为此,2013年菲尼克斯与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合建了中国*个大学工程教育工业4.0的实验室,从而开启了菲尼克斯智能教育联盟在中国推动产业发展产学研合作的新局面。近三年来,菲尼克斯相继与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黄淮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等教育机构展开合作,与大学教育、职业教育、工程技术教育等机构一起携手、共同推动产学研合作。

  由此顾建党认为,作为载体的技术,是帮助我们通向未来智能制造的基础,与此同时,人才培养、产学研的研究的成果转化则是通达智能制造这一目标的可行路径。那么,如何发挥人才在未来——无论一线员工还是生产管理者——在智能转型和智能制造的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是菲尼克斯关注的*要务。

  其次,如何通过产学研结合,尤其是通过大学的教育能够令智能制造的企业直接受益;如何能够将现代的智能制造的技术手段与企业的制造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是菲尼克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要重点攻克的难题。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