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B-1100-0261/12B
A16B-1100-0261/12B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表征,在不同情境中,需要重新建构。学生在学习中是主动的建构者,而不是事实信息的记录者,在知识形成及转化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建构知识及能力。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根据教学要求设计问题,引导讨论,从旁激发,支持并适时介入学生的学习。2、多元智能理论:每一个个体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但每个人在各种智能上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及评价过程中要承认个体差异,重视因材施工教;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关注学生成长历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3、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特征:根据培养目标,并在实施中制订明确的阶段性目标,然后促成学生达成目标,重视学生发展的过程评价,评价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评价的方法多元化,关注个体差异,注重学生个人在评价中的作用。
三、研究教材,设定教学的阶段目标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编写实训教材的原则意见》的通知明确规定:1.要以岗位规范的要求和岗位生产、工作的需要为依据确定教材内容。2.贯彻以培养工作能力和生产技能为重点的原则。3.规范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4.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根据国家教委相关要求,通过认真阅读教材,结合对市场的调研,依据学生们的认知规律,我对教材进行了认真的处理:教材分为两个部分,即电器部分和PLC部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熟悉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电路,具有电气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能力;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编程方法,具备一定的PLC程序设计和PLC应用能力。 本课程的突出特征是理论教学与实际训练并重,要求理论必须与操作密切结合,强调技术应用和自主设计。学生分别在电气控制实训室、PLC实训室做与理论教学同步展开的实训项目。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整理出以下主要教学内容,各个阶段目标如下表:
140ECH10500 140EHC20200 140NOE25100 140NOM21100 140NOM25200
140SHS94500 140XBP00400 140XBP00600 140XBP01000 140XBP01600
140XCP50000 140XCP51000 140XTS00200 140XTS10215 140ACI03000
140ACI04000 140DDM39000 140DDM69000 140DDO15310 140DDO35300
140DDO35301 140DDO35310 140DDO36400 140DDO84300 140DDO88500
140DII33000 140DIO33000 140DRA84000 140DRC83000 140DSI35300
140DVO85300 140EDK77100 140EHC10500 140EHC20200 140EIA92100
140ERT85410 140ESI06210 140HLI34000 140MSB10100
140MSC10100 140NOA61100 140NOE31100 140NOE35100
140NOE51100 140NOE55100 140NOE77101 140NOE77110
140NOL91100 140NOL91120 140NOM21100 140NOM21200 140NOM25200
140SHS94500 140XBE10000 140XBP00200 140XBP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