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s就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以挥发为气态的有机化合物。这个定义非常宽泛,涉及的有机化合物成千上万。要检测什么组分的VOCs就成为了检测设备要面对的问题。在吸收了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在VOCs监测和治理的应用基础上,我国目前VOCs检测组分可以分为以下3个大类:
*类:能够造成环境污染,产生臭氧和霾相关的VOCs组份。这一类的VOCs组分可以和氮氧化物在光化学反应中产生臭氧以及PM2.5,直接造成环境污染,影响我们的空气质量。对这类组分,学术界已经研究多年。主流观点是采用美国EPA推出的PAMS臭氧前驱体,共有65种VOCs组分。(还有些扩充的TO14,TO-15等不再详述)
第二类:对人体健康有毒、有害的VOCs气体,主要是指可以导致形成癌症(例如笨、二甲苯等苯系物)和对人体有毒性(如氯乙烯)的VOCs组分。这些组分是根据癌症研究以及毒理学研究来确定的。可以视为一类特征因子。
VOCS气体冷凝回收装置 循环冷冻机组
第三类:异味强烈的VOCs组分(如: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醚)。这些组分逸散到空气中将造成人们强烈的不适,影响人民生活。这类组分在美国EPA和我国的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中有所定义。可以视为另一类的特征因子。
VOCS气体冷凝回收装置 循环冷冻机组
了解了VOCs检测设备要测什么,我们下一步就要看看不同的应用场景对于检测设备有什么样不同的需求。从大的方向上来看可以分成两个维度:
污染源端:主要指VOCs的排放口和引起泄露的源头。这个场景的特点是排放的VOCs浓度较高(从几个ppm到几千ppm)、现场的工况比较恶劣(高温、高湿、高尘)。对于这类VOCs排放关键是要把总量降下来,对于检测组分的细分要求不高,检测设备关注的是测出的总量(如总碳氢、非甲烷VOCs)和重点组分(如苯系物)。在这个场景中,往往是污染企业需要自己付钱去安装检测设备,因此对于价格相当敏感。
大气环境末端:这个应用场景的主要特点是VOCs的浓度较低(几个ppb甚至零点几个ppb到ppm别)这个场景往往是部门关注的重点,对于组分的细分和检测精度要求更高。
五类污染源的检测方式
至此,我们已经看到了VOCs检测仪器要面对的组分和应用场景的复杂程度。从技术上看,如果要同时满足这些应用场景、组分、成本的要求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VOCs检测设备发展的趋势就是要适应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不断满足细分领域里的组分、精度、成本等方面的要求。本文结合组分和应用场景将检测设备分了5类(如表1所示)。我们从这5类来看看其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