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研发油水旋流分离系统 :
一:内蒙古旋流油水分离器 概述
回顾旋流技术的发展,其出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即1891年E.Bretney在美国获得的世界上*个旋流分离器权[3]。20世纪50年代后旋流分离技术开始在世界各地得到推广,并出现一些综合性能较好、几何形状相对稳定的旋流器结构模型,同时,对旋流分离机理研究也逐步为人们所重视。此后,旋流分离技术的应用得到广泛发展,一项新的固液分离的革命正在席卷。国内在旋流分离器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zui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主要由石油大学、东北大学、大庆石油学院、四川联合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和江汉石油机械研究所等科研部门相继开展了旋流分离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在理论上,我国相继出版了该领域的相关学术专著,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徐继润、罗栖著的《水力旋流器流场理论》和庞学诗编著的《水力旋流器工艺计算》。这两部专著的问世对我国水力旋流器的发展起了*的推动作用。这些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水力旋流器技术的发展。
二:内蒙古旋流油水分离器 影响因素
影响旋流油水分离器工作的因素有许多,其中主要因素有:
油滴粒径:油滴粒径越大,旋流器的分离效率越高;对应于某种旋流器有一临界油滴粒径,小于此粒径的油滴基本上不能被分离。本设备油滴粒径的临界值为10μm。
温度:液体温度越高,液体的粘度也越低。旋流器的分离率在低粘度时升高,因此温度与旋流器的分离效率成正比。
密度:旋流器的分离效率与油水密度差成正比。
化学药剂:一般说来化学药剂对旋流器的分离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可以采用在旋流器的上游添加破乳化药剂来增大油滴粒径或消除乳化,提高旋流器的分离效率。
颗粒:小颗粒可使乳化稳固从而降低旋流器的分离效率,砂粒在分离过程中随出水被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