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监测分析仪通过光学、超声波或电化学等技术原理,实时监测水体中悬浮固体的浓度。它能够提供连续的、自动化的监测数据,帮助用户了解水体悬浮固体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水质恶化。
功能特点:
- 实时监测悬浮固体浓度:能够自动、连续地监测水体中的悬浮固体浓度,确保水质监测的实时性。
- 非接触式或接触式测量:采用不同技术手段进行测量,既可以通过光学法进行非接触式监测,也可以通过电化学或超声波技术进行接触式监测。
- 高精度和高灵敏度:对水中微小悬浮颗粒物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度。
- 自动清洗功能:具备自动清洗探头的功能,防止探头被悬浮物堵塞或污染,保证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 适应性强:适合不同水质环境,能够在浑浊度较高的水体或清洁水体中进行测量。
- 耐腐蚀性强:设备材料经过特殊处理,耐腐蚀,适合在工业废水或污水中长期运行。
监测原理:
常见的SS水质监测分析仪采用以下几种原理进行悬浮固体浓度测量:
- 光散射法:利用悬浮物对光线的散射效果进行测量。传感器发射光束,光束遇到水中的悬浮物后发生散射,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来推算悬浮固体的浓度。
- 透光率法:利用水中悬浮物对光线的吸收或阻挡效应,测量透过水样的光强度,推算悬浮固体的含量。
- 超声波法:通过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回波强度变化来推断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
- 电化学法:利用电极电流变化反映水中悬浮物的含量,适用于特定应用场景。
技术参数:
-
测量范围:0-50,000 mg/L
- 不同设备的量程范围可调,适合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悬浮固体监测。
-
检出限:1 mg/L
- 能检测到水中极微量的悬浮固体,适合高精度监测需求。
-
测量精度:±5%(视具体浓度而定)
- 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适合污水处理、工业废水监测等高要求场合。
-
响应时间:< 1分钟
- 实现快速响应,能够实时反馈水质悬浮固体浓度的变化。
-
传感器材质:通常为耐腐蚀材质,如不锈钢、钛合金等,适合污水或高腐蚀环境。
-
数据输出方式:支持4-20 mA、RS485、Modbus等工业标准通信协议,便于与其他设备集成。
-
工作温度:-5°C至50°C
- 适合多种气候环境下的水质监测需求。
-
自清洁功能:自动清洗探头,防止污垢沉积,减少维护频率。
应用领域:
- 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的各个环节中监测悬浮固体的浓度,帮助优化处理工艺,确保排放达标。
- 工业废水排放监测:实时监控工业废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确保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 河流和湖泊水质监测:监测自然水体中的悬浮固体变化,评估水体生态环境健康状况。
- 饮用水处理:用于监测饮用水处理过程中的悬浮固体含量,确保出水质量符合标准。
- 水产养殖:监测水产养殖场水质中的悬浮固体含量,优化水质管理,防止水污染影响水生生物健康。
使用场景:
- 污水处理的进出水监测:在污水处理厂进水口和出水口安装SS分析仪,监测悬浮固体的变化,确保污水处理达标。
- 工业废水排放口:用于监控工业排放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防止悬浮物质超标排放。
- 河流湖泊水质监测站:安装于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的监测站点,用于长期监测水体中的悬浮物浓度。
- 水产养殖池:监控水池中的悬浮固体浓度,确保水质适合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
优势:
- 高精度与高响应速度:快速、精确地检测水中悬浮固体含量,适合各种环境的水质监测。
- 自动化与智能化设计:具备自动清洗和数据远程传输功能,减少了人工干预,适合长期连续监测。
- 广泛适用性:适用于从城市污水处理到工业废水和河流湖泊的多种水质监测需求。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选择正确的监测分析方法,是获得准确结果的重要特征。选择分析方法应遵循的原则包括:灵敏度和准确度能满足定量要求;方法成熟;抗干扰能力好;操作简便,易于普及。根据上述原则,为使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各国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对各类水体中的不同污染物质都编制了相应的标准化的分析方法。在我国,截止到2005年6月底,由国家颁布的水质分析方法标准为141项,占水环境国家标准总数的35%左右。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有三个层次,三个层次互相补充,构成完整的监测分析方法体系。
(一)国家水质标准分析方法 我国已编制140多项包括采样在内的标准分析方法,这是一些比较经典、准确度较高的方法,是环境污染纠纷法定的仲裁方法和环境的依据,也是用于评价其他分析方法的基准方法。
(二)统一分析方法 经研究和多个单位的实验验证表明是成熟的方法,可以在使用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为上升为国家标准方法奠定基础。
(三)等效方法 与(一)、(二)类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具有可比性的分析方法。这类方法是在国内少数单位研究和应用过,或直接从发达国家引入的方法,多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对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先用起来,以推动监测技术的进步。
常规分析测试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目前,水质监测中各监测项目都有仪器化、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常用的监测方法
► 常用水质监测方法:
方法名称 | 监测项目 |
重量法 | SS、可滤残渣、矿化度、油类、SO42-、Cl-、Ca2+等 |
容量法 | 酸度、碱度、CO2、溶解氧、总硬度、Ca2+、Mg2+、 |
分光光度法 | Ag、Al、As、Be、Bi、Ba、Cd、Co、Cr、Cu、Hg、 |
荧光分光光度法 | Se、Be、U、油类、BaP等 |
原子吸收法 | Ag、Al、Ba、Be、Bi、Ca、Cd、Co、Cr、Cu、Fe、 |
氢化物及冷原子吸收法 | As、Sb、Bi、Ge、Sn、Pb、Se、Te、Hg |
原子荧光法 | As、Sb、Bi、Se、Hg等 |
火焰光度法 | Li、Na、K、Sr、Ba等 |
电极法 | Eh、pH、DO、F-、Cl-、CN-、S2-、NO3-、K+、Na+、NH3等 |
离子色谱法 | F-、Cl-、Br-、NO2-、NO3-、SO32-、SO42-、H2PO4-、K+、Na+、NH4+等 |
气相色谱法 | Be、Se、苯系物、挥发性氯代烃、氯苯类、六六六、DDT、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多环芳烃类、酚类、苯胺类、邻苯二甲酸酯类、阿特拉津等 |
ICP-AES | K、Na、Ca、Mg、Ba、Be、Pb、Zn、Ni、Cd、Co、Fe、Cr、 |
气体分子吸收光谱法 | NO2-、NO3-、氨氮、凯氏氮、总氮、S2- |
气相色谱-质谱法 |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苯系物、 |
生物监测法 | 浮游生物、着生生物、底栖动物、鱼类生物调查、、初级生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