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药业(西安)有限公司
初级会员 | 第5年

13379208359

麻风病用什么药你真的知道?

时间:2022/3/2
分享:

麻风病,英文名称是Leprosy,又叫汉森氏病(Hansen’s disease),是由麻风杆菌(M.Leprae)惹起的慢性传染病。

麻风病的病原菌有什么特点?

麻风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经紫外线照射30~60分钟或日光直射2小时即*失去活力;对热非常敏感,60℃处置10~30分钟即*失活。但在碎冰中保管20天后或在室温(14~24℃)条件下保管2周,生机才*丧失。

麻风杆菌在患者体内散布普遍,次要见于皮肤、黏膜、周围神经、淋巴结、肝脾等网状内皮零碎某些细胞内。在骨髓、睾丸、肾上腺、眼前半部等处也是麻风杆菌容易进犯和存在的部位,四周血液及横纹肌中也能发现大批的麻风杆菌。

麻风杆菌次要经过破溃的皮肤和黏膜排出体外,在乳汁、泪液、阴道分泌物中也有麻风杆菌,但菌量很少。

疾病的传达途径是什么?

传达途径有接触传达(接触含有麻风杆菌的破损皮肤与黏膜)、呼吸道传达(带菌者咳嗽、喷嚏时的飞沫进入健康人的上呼吸道黏膜)。

疾病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由于病变次要在皮肤和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皮肤觉得妨碍和外周神经增厚、毁坏。并发症包括神经损伤、免疫反响和分枝杆菌的浸透。

麻风杆菌进入人体后能否发病以及发病后的进程和表现,次要取决于被感染者机体的免疫情况。

感染了麻风杆菌就一定会得麻风病吗?

绝大多数人(约占95%)对麻风杆菌具有特异性免疫力,即便麻风杆菌侵入机体也很快会被消灭而不惹起发病,只要很少局部免疫力低下或存在免疫缺陷者才会招致发病,但麻风的杀伤力却不容小觑。

有哪些分型?

通常人体对麻风分枝杆菌有较强的抵抗力,次要是靠细胞免疫。依据患者对麻风杆菌感染的细胞免疫力不同,病变组织有不同的组织反响。

由此将麻风病变分为以下类别:

1、结核样型麻风

本型约占麻风病患者的70%,由于病变与结核性肉芽肿类似,因而称为结核样型麻风。

特点是病变局限化,多发作于面部、四肢、肩、背和臀部皮肤,呈边界明晰、外形不规则的斑疹或地方略下陷、边缘略高起的丘疹。神经的病变除惹起浅觉得妨碍外,还伴有运动及营养障碍,严重时构成“兔眼"、“鹰爪手"、“猿手"、“垂腕"、“垂足"、“足底溃疡"、“指(趾)骨吸收"等多种表现。但在现代医学无效的防治措施下,上述肢体改动已极少呈现。

结核样型麻风的病灶内含菌量极少甚至难以发现;传染性低,病变发展缓慢。

2、瘤型麻风

本型约占麻风病患者的20%,因皮肤病变常隆起于皮肤外表,故称瘤型。

特点是对麻风杆菌缺乏免疫力,麻风杆菌经淋巴、血液分布全身,皮肤损害数目多、散布普遍而对称,边缘模糊不清、倾向交融,外表清淡润滑。病变初起时为白色斑疹,当前开展为高起于皮肤的结节状病灶,可使面容改观,构成“狮容",早期时神经纤维消逝而被纤维瘢痕所替代。除进犯皮肤和神经外,还常累及鼻粘膜、淋巴结、肝、脾以及睾丸。

瘤型麻风的病灶内有少量的麻风杆菌;传染性强,病变开展较快。

3、界线类麻风

本型患者免疫反响介于瘤型和结核样型之间,病灶中同时有瘤型和结核样型病变,由于不同患者的免疫反响强弱不同,有时病变更倾向结核型或更倾向瘤型。

4、未定类麻风

本类是麻风病的晚期改动,病变非特异性,只在皮肤血管四周或小神经四周有灶性淋巴细胞浸润。抗酸染色不易找到麻风菌。少数病例日后转变为结核样型,多数转变为瘤型,有的可以自愈。

疾病如何医治?

随着迷信的开展,医治麻风病的药物越来越多。要晚期、及时、足量、足程、规则医治。运用抗麻风化学药物结合医治,可无效增加耐药性的发生。

1、化学药物医治

氨苯砜

【用法用量】口服给药,与一种或多种其他抗麻风药合用。成人,50~100 mg/次,或按体重0.9~1.4mg/kg/次,一日1次;剂量200mg/日。小儿,按体重0.9~1.4mg/kg/次,一日1次。

由于本品有蓄积作用,故每服药6日停药1日,每服药10周停药2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在乳汁中可达无效浓度,对新生儿具预防作用。但砜类药物在G-6PD 缺乏的新生儿中能够惹起溶血性贫血。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前应充沛权衡利弊。

【儿童用药】儿童用量酌减,普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无分明影响。

【老年用药】老年患者肝肾功用有所减退,用药量应酌减。

【不良反应】背、腿痛,胃痛,食欲减退;皮肤惨白、发热、溶血性贫血;皮疹;异常乏力或脆弱;变性血红蛋白血症。

【忌讳】对本品及磺胺类药物过敏者、严重肝功能损害和肉体障碍者禁用。

【注意事项】严重贫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变性血红蛋白还原酶缺乏症、肝、肾功能减退、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及有精神病史者慎用。

利福平

【用法用量】用于麻风病,口服或静脉注射,600mg/次,每日1次,联用氨苯砜,联用或不联用氯法齐明。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可透过胎盘,植物实验曾惹起畸胎。人类虽尚无致畸报道,但目前无足够材料标明可在妊娠期平安使用。本品可由乳汁排泄,哺乳期妇女用药前应充沛权衡利弊。

【儿童用药】本品在5岁以下小儿使用的安全性尚未确立。

【老年用药】老年患者肝功能有所减退,用药量应酌减。

【不良反应】厌食、呕吐、上腹部不适、腹泻等消化道反响尤为多见。肝毒性为本品的次要不良反应,在疗程后数周内,多数患者可呈现血清氨基转移酶降低、肝肿大和黄疸,大多为无症状的血清氨基转移酶一过性降低,在疗程中可自行恢复。

【忌讳】对本品或利福霉素类抗菌药过敏者禁用。肝功能严重不全、胆道阻塞者和3个月以内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酒精中毒、肝功能损害者慎用。本品能够惹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加,并招致齿龈出血和感染、伤口愈合延迟等。此时应防止拔牙等手术、并留意口腔卫生、刷牙及剔牙均需慎重,直至血象恢复正常。用药时期应定期检查四周血象。因进食影响本品吸收,应于餐前l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服药后大小便、唾液、痰液、泪液等可呈橘红色。

如何预防?

目前对麻风病的预防,短少无效的疫苗和理想的药物,因而,要使用各种办法晚期发现病人,对发现的病人,应及时给予规则的结合化学药物医治。对盛行地域的儿童、患者家眷以及麻风菌素及结核菌素反响均为阴性的密切接触者,可给予卡介苗接种,或给予无效的化学药物停止预防性医治。

预防的重点在于进步免疫力,必需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准绳。

1954年,世界卫生组织确立每年1月的头一个星期日为“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旨在唤起人们宽容地看待麻风病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在,鼓舞和协助他们失掉与其他病人一样的医治和生活。

2004 年,我国中央财政将麻风病防治归入了公共卫生专项,对麻风病的诊断和医治实行收费,各级民政部门也为麻风病患者提供必要的医疗和生活救助等。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