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BA 科学仪器事业部

4月15日在线讲座 | 解锁发光材料新引擎!中山大学杨志涌教授谈有机超长磷光

时间:2025-3-25
分享:
  近年来,有机超长磷光材料凭借其独特的发光特性,在新型材料领域引发广泛关注。这类创新材料不仅具备革命性的余辉寿命,更在发光显示、防伪加密、传感检测活体生物成像等前沿领域呈现出色的应用潜力。其超长发光寿命、裸眼可分辨高信噪比等优势,为突破传统荧光材料的技术瓶颈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展现出横跨基础科学与产业应用的双重价值。
 
图片
有机超长磷光材料在发光显示、防伪、成像等多个领域
都展现了优异的应用效果
 
  尽管有机超长磷光材料已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但由于其发光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者仍缺乏普适性的分子设计策略,于是如何精准地调控分子结构与堆积方式,从而获得高效长寿命的发光性能,依然是该领域的核心挑战。本期大咖讲堂特邀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杨志涌教授,于 4 月 15 日带来《浅谈有机超长磷光》在线课程。杨教授将带领大家回顾有机超长磷光材料近 10 年的发展历程,并围绕团队的研究成果,介绍有机超长磷光材料的机理、材料体系拓展(从小分子纯晶体到掺杂聚合物)、前沿应用与转化。希望能启发广大研究者对有机材料的构效关系激发态调控带来有益的思考。
 
  无论您是新型材料领域的探索者,还是光电工程领域的研究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能系统掌握有机超长磷光材料的核心原理,还能为未来发光材料研发获取创新灵感。
 
  即日起,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即可免费报名锁定席位!
 
图片

  课程信息  
 
    讲座课程  
 
  《浅谈有机超长磷光》
 
    讲座时间  
 
  4 月 15 日 14:00 - 16:30
 
    推荐参加人员  
 
  •  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光电工程领域研究人员
 
  •  防伪加密、生物成像、信息安全行业研发人员
 
  •  专注有机功能材料创新的科研团队负责人
 
  •  对前沿交叉学科感兴趣的跨领域研究人员
 
    您将了解  
 
  •  有机超长磷光的基本原理
 
  •  “n、π 基团”概念和“n-π 结合”设计有机超长磷光分子策略
 
  •  “中间能级”调控有机超长磷光体系性能的关键作用
 
  •  “动态网络”提升有机超长磷光力响应性能的作用
 
    主讲人  
 
  杨志涌 教授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逸仙学者)、博导,广东省杰青,“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从事有机超长磷光材料设计及其力响应研究,近年来在 Nat. Commun.、Sci. Adv.、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Chem. Soc. Rev.、Sci. China Chem. 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100 余篇,被引用 5000 余次。受邀为 ACS Books、Wiley 等撰写专著(3 章)。获发明专利授权 10 余项。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5/12,2018);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联合爱思唯尔数据库发布的全球前 2% 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2020-2024)。
 
  讲座安排  
 
  14:00-14:45
 
  有机超长磷光小分子体系的兴起
 
  (有机超长磷光小分子晶体的发现和发展,小分子结构规律、机理和应用。重点介绍超长磷光机理理解的深化。)
 
  14:45-15:10
 
  有机超长磷光聚合物体系的壮大
 
  (机超长磷光聚合物体系的发展,体系结构规律、机理和应用。重点介绍其应用领域的拓展。)
 
  15:10-16:30
 
  互动答疑
 
  如何报名  
 
  扫描海报中二维码,进入活动页面即可报名。(课程开始前10分钟可通过“报名提交成功通知”进入直播间)
 
图片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产品分类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