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应用笔记】-菌落计数知多少(一)-国标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22-11-18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菌落计数的前世今生,了解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吧。
测定方法的由来
1887年,Koch和Peti等用适当的基质、温度、时间等条件,最终得到微生物可见菌落并进行计数,这个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该方法的不足:不适合当前生产活动需要,在准确度、适用性、成本等各方面被挑战。但目前的所有标准都依然使用这个经典的培养方法。
GB/T 4789.2-84
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归口。南京市卫生防疫站负责起草。
主要起草人:吴光先
培养方式为37 ℃24 h
2
GB/T 4789.2-94
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
主要起草人:刘宏道
培养方式改为36 ℃48 h
3
GB/T 4789.2-200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负责起草。
主要起草人:刘宏道、计融、付萍等
仅仅修改标准文本格式

2008年11月21日,国家发布了GB/T 4789.2-2008标准,该标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负责起草。并于2009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GB/T 4789.2-2008的主要修订内容有:
1.计数琼脂由营养琼脂改为平板计数琼脂
2.增加了菌落总数计算公式
3.增加了第二法:菌落总数Petrifilm测试片法
4.增加了附录A:培养基和试剂


GB 4789.2-2010的修订内容有:
1.修改标准的中英文名称;
2.修改菌落总数计算公式的解释;
3.修改培养基和试剂;
4.删除第二法:Petrifilm测试片法。
5.修改菌落总数的定义
关于菌落总数定义的修改,详情如下:



2014年5月7日,国家计生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的通知。这也促成了GB 4789.2-2016的诞生。GB 4789.2-2016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牵头起草,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等八个单位协助起草。
随后,2016年1月18日,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第十二次主任会议在京召开。审议通过《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等314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
自此,国家标准愈发完善。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国家标准几经修订,最终整合为了现在的样子。下图回顾了国标的“修订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