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水质监测岸边站是一种集成多项水质参数监测功能的自动化设备,用于实时监测和分析水体中的关键指标。该系统通常包括UV254、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水中油、叶绿素和蓝绿藻等参数的监测,适用于湖泊、河流、海洋等水体边缘站点,帮助环保部门和科研人员实时了解水质状况,预防和管理水体污染。
主要功能与特点
-
多参数综合监测:设备可以同时监测水体中的多项关键指标,包括UV254、COD、氨氮、水中油、叶绿素和蓝绿藻浓度等,提供全面的水质分析。
-
实时数据采集与传输:通过自动采样和在线监测,岸边站能够实时采集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或有线连接将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实现远程监控。
-
无人值守、自动化操作:设备设计为自动化运行,能够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持续监测,适用于长期水质监测项目。
-
预警功能:系统具备水质异常预警功能,当监测指标超过预设值时,会自动触发报警,提醒相关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
环境适应性强:岸边站具备防水、防尘设计,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稳定工作,适应不同类型水体的长期监测需求。
监测原理
-
UV254监测:通过检测水中254 nm波长紫外光的吸收值,UV254能够反映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尤其是腐殖质、溶解性有机碳等。
-
化学需氧量(COD)监测:COD是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重要指标,反映了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的程度。通过特定的化学试剂反应,设备能够快速测定水中的COD值。
-
氨氮监测:氨氮是水体中氮污染的主要形式之一,监测其浓度可评估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设备通过电化学传感器或比色法测定水中的氨氮浓度。
-
水中油监测:设备利用紫外荧光法或红外光谱法检测水体中的油类污染物浓度,帮助及时发现水体中油类泄漏或污染问题。
-
叶绿素监测:通过荧光检测技术,监测水中藻类的叶绿素浓度,反映藻类生长情况,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
-
蓝绿藻监测:设备通过光学传感技术检测蓝绿藻的浓度和分布情况,帮助预防蓝绿藻暴发引起的水体污染和生态危机。
技术参数
常见水质岸边站的技术参数包括:
- UV254测量范围:0-3 Abs/m,精度±0.01 Abs/m
- COD测量范围:0-500 mg/L,精度±5%
- 氨氮测量范围:0-10 mg/L,精度±2%
- 水中油测量范围:0-50 mg/L,精度±1 mg/L
- 叶绿素测量范围:0-500 µg/L,精度±3%
- 蓝绿藻测量范围:0-1,000 cells/mL,精度±10%
应用领域
-
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管理:岸边站被广泛应用于湖泊、河流和海洋的水质监测,帮助环保部门掌握水质变化趋势,防止水体污染事件的发生。
-
水体生态研究:科研人员通过岸边站获取水体中叶绿素、蓝绿藻等生态指标的数据,分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生长等生态问题。
-
饮用水源监测:岸边站能够监测水源地的水质情况,确保水质安全,防止污染物进入自来水系统。
-
工业废水排放监管:用于监控工业区或企业排放废水的水质,实时评估水中有机污染物、油类、氨氮等含量,确保排放达标。
-
水产养殖管理:在水产养殖区域,监测水体叶绿素和氨氮等指标,有助于优化养殖水质管理,减少养殖环境的污染。
安装与使用
-
设备安装:岸边站通常安装在水体边缘或固定平台上,通过支架固定,确保传感器探头能够准确接触水体,进行数据采集。
-
供电方式:设备一般采用太阳能供电系统,结合蓄电池确保其在户外长期运行,也可选择市电供电方式。
-
数据传输与管理:监测数据通过无线通信(如GPRS、4G)或有线连接传输至后台管理系统,用户可通过远程终端查看实时水质数据。
-
维护与校准:定期对传感器进行校准,确保测量准确性;同时清理传感器表面的污垢,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使用场景
-
湖泊及水库水质监测:用于实时监测大规模静水体的水质参数,及时了解水体富营养化或污染情况。
-
河流流域污染监测:岸边站能够沿河布设,监控水质沿河的变化,及时发现污染源头,辅助水环境治理。
-
海岸线水质管理:在沿海区域,岸边站可以帮助监测海洋中的油污、COD、藻类等指标,预防海洋污染。
-
工业园区排水口监控:设备安装于工业园区排水口,实时监控排放水质,确保污染物浓度符合环保标准。
其他推荐产品
更多-
面议
雨量传感器 -
面议
土壤水分/湿度传感器 -
面议
土壤温度变送器 -
面议
室内温湿度传感器 -
面议
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带防辐射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