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实验研磨机的粉碎效果源自硬质刀具的表面结构,三组分散刀头,表面含有不同粒度大小的金属颗粒,这保证了物料在通过各级刀头后达到理想的细化效果。该锥体磨锥形设计,增大了冷却表面积,更利于长时间工作。通过减少颗粒粒度和湿磨,可获得更细悬浮液,技术更创新。这是通过捋锥形刀具间的间隙调小来完成的。间隙可进行无级调节。粉碎效果亦源于硬质刀具的表面结构。刀具表面含高质材料,如:金属碳化物或不同粒径的陶瓷。因此刀具在强力剪切区域内被保护,防止损耗和撕破·在高粘度情况下,将锥形刀具适当调低同样可以进行加工。
影响分体式实验研磨机效率的因素分析:
研磨珠的密度
通常情况下,比重越大的研磨珠,冲量越大,研磨效率越高,而对砂磨机的接触件(内缸、分散盘等)磨损相对比较大,所以浆料的粘度和流量的配合成为关健。低密度研磨珠适合低粘度的浆料,高密度的研磨珠适合高粘度的浆料。
研磨珠的硬度
研磨珠的硬度硬度越大的研磨珠,珠子的磨损率理论上越低。如从研磨珠对砂磨机的接触件(分散碟、棒销和内缸等)磨损情况来看,硬度大的研磨珠对接触件的磨耗性虽大些,但可通过调节珠的填充量,浆料的粘度、流量等参数以达优化点。
研磨珠的粒径
研磨珠的大小决定了研磨珠和物料的接触点的多少,粒径小的珠子在相同的容积下接触点越多,理论上研磨效率也越高;另一方面,在研磨初试颗粒比较大的物料时,例如对于100微米的浆料,D=1mm的珠子未必胜用,原因是小珠子的冲量达不到充分研磨分散的能量,此时应采用粒径较大的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