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中药的煎药方法
发布时间:2010-6-22中药的煎药方法十分重要。明代医家李时珍说:“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 者卤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清代医家徐灵胎说,“ 煎药之法zui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可见,方法不可忽视
注 意 加 水 量
加水量应根据药量的多少,吸水程度及需要煎煮时间的长短而定。一般头煎加水量多一些,以浸没药材超过药23厘米为度,第二煎加水量可酌减。确定汤剂加水量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经验估量法:
加水量 、解 表剂 、一 般 药剂 、滋 补剂 、头煎
400-- 600 ML
500 --700 ML
700-- 900 ML
二煎
280-- 300 ML
300 --350 ML
400--500 ML
另一种计量加水法,公式如下:
头煎加水量=药品总重量*3+煎煮时间*10+服用量
二煎加水量=煎煮时间*10+服用量
对于吸水性较强的草药,可选用:
煎药代水法
即将一剂药中剂量大的草药另行煎熬,弃渣取汤,然后用其汁煎熬其他药 ;
分煎合汁法
即将需水量大的与小的药物分煎,各滤出其汁,再混合煎熬浓缩 。
多汁浓缩法
(即将药合在一起煎,煎上两三次,将每次煎取的200 毫升左右的药汁滤掉杂质混合在一起续煎,浓缩至200 毫 升左右服用。前两种方法适用于一个处方中只有少数几味大剂量药的情况;第三种方法适用于普遍都是大剂量物 的方剂。还需注意的是,煎药时不宜频频加水,这不利于药物的分解。如果药物吸水膨胀、水被吸尽,可酌情加 点开水。
煎前浸泡
为了提高煎出率,药物在煎煮前宜加水搅拌后浸泡30-60分钟。
冬天若用20-30度的温水浸泡可缩短煎煮时间,但不能用开水浸,以免某些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突然受热凝固、外层形成坚密的包膜,或使部分高分子物质形成胶体不利有效成分浸出。
掌 握 火 候
火候指火力的大小、温度的高低而言。分为“文火’’ 武火”
“文火”
药液呈微沸状态,药液中药物对流缓慢不明显,俗称芝麻沸、虾眼沸;
“武火”
药液呈沸溢状,药液中药物对流极明显,一下翻腾,药液底层中间部分见不到药物。
勤搅拌,勿使溢出
急火煮沸,慢火煎至液成。此乃至关重要。煎法有三种:
轻煎(解表药)
用武火速煎。
头煎煮沸10-20分钟,二煎煮沸5-10分钟。
如果想了解更多煎药知识,请登录我公司:/或直拨制药工艺部:<>咨询,我厂将为您提供更专业的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