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乐清市金牌电器有限公司
主营产品: GT302防水防尘防眩道路灯;NGC9810A高顶灯;BFC8120强光防爆灯;RJW7101/LT手提式防爆探照灯 |

![]() |
乐清市金牌电器有限公司
主营产品: GT302防水防尘防眩道路灯;NGC9810A高顶灯;BFC8120强光防爆灯;RJW7101/LT手提式防爆探照灯 |
2013-10-21
品牌弱价格乱标识不全 灯饰消费环境仍待规范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灯饰在装修消费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京华家居记者调查发现,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但如今的灯饰市场依然面临着品牌不、价格虚高、标识不全等问题,市场仍需进一步规范,消费环境亟待净化。
1、这灯啥品牌?店员一问三不知
记者走访了十里河的三个灯城后发现,虽然有店名与店内所售灯具品牌相同的店面,但这种店面实属凤毛麟角。不少店面都在销售多个品牌的产品。相对大一点的品牌,导购员会直接告知所售的灯具品牌,并对灯具品牌有简短的介绍,部分店面还有品牌的文字宣传册,但这样的商家可谓少数。记者调查过程中,有店员连自家销售的产品品牌也不清楚。
在亨盛煊的店里,记者看好一款灯,确定该店为北京的公司后询问:“这灯是什么品牌的?”销售员愣了一下: “我们这灯都是广东那边生产的,至于什么品牌……”她翻找了一下,随后回头问店内另一名销售员:“,我们这灯是什么品牌的?”另一名店员回答:“反正都是广东产的。”见记者执着于具体灯具的品牌,她随后拿起该店的名片,指着店名说:“都是这个品牌的。”记者随后追问:“你们不是北京的公司吗?”店员含糊地称在广东也有厂,随后岔开了话题。
在走访的十多家店中,只有泰昌灯饰、某香港品牌和中国台湾品牌的部分灯具上有品牌的标识,其他的店,记者都没有看到关于任何灯具品牌的标识。有品牌直营店的店员告诉记者,如果要挑灯,选择品牌直营。“很多店都是经销商,然后到广东各个厂家拿货销售。”业内人士也透露,同一个经销商代理多个品牌的情况很常见,“挂着经销商的牌子卖货”。
在调查的过程中,记者还了解到,有的灯具商家既是经销商,也是生产厂家。“我们在广东也有自己的厂,自己厂就是仿一些牌子嘛,有些仿不过来的,我们也代理销售。”
2、材质如何?全凭商家一张嘴
在走访工程中,记者留意到,几乎所有的灯具都只挂着价签,上面标着产品的型号以及价格,至于这个灯到底什么材质、规格几何、使用了什么配件等具体信息,消费者只能听凭导购员的介绍。
但导购员的介绍,也难免让消费者云里雾里,光铜质,就有纯铜、锌合金、铜合金等六种材质;水晶也分为天然水晶、人造水晶。人造的还细分为施华洛世奇水晶、埃及进口水晶、K9水晶等,甚至还有玻璃一说;此外,树脂、铸铁、羊皮、塑料、羊毛毡等全是各种灯具的材质。与材质直接相关的,就是产品价格,比如施华洛世奇水晶与国产水晶的价格就相差巨大。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没有看到任何一家灯饰商家将销售的每款灯的详细材质、规格等信息通过文字等形式明示出来。
3、灯价几何?看价签没意义
有过买灯经验的消费者都知道,京城灯具的价格一直水分很大,除了标*的产品和极少的店面有明确的折扣外,很多产品的实际成交价仅为标价5折、3折甚至零头。
在一家店里,记者看中了一款标价3万多元的水晶灯,导购报价10500元,直接打了3折,“我要是报高了,您不就直接走了嘛”;而在另一个灯饰城,标价 28800元的吊灯,导购员报价8800元。“我们现在正在做五一的*活动,这款刚好是*。”但记者并没有看到该灯有任何标明*的标牌或者指示。而在街对面卖场的一家店内,记者相中了一款水晶灯,询价的同时,记者伸手去翻看该灯具的价签。店主看到了笑着说:“你都不用看,看价签没啥意义,看我给你报价好了,这个灯的价格是8500元。”而此时,记者看到该款灯的价签上标着:27800元。
但在这样的价格体系之下,有的灯依然价格高昂,记者看到一些水晶灯的价格动辄10多万元,甚至70万元一盏。另一方面,相似的灯型价格相差巨大。刚买过灯的消费者刘女士感慨:“虽然质量看着好,但一看相似的款价格低那么多,总觉得不放心,感觉像被宰了一样。”
4、大众品牌诞生仍需时日
那么灯具行业没有品牌吗?事实并非如此。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灯具品牌年销售额达几十亿元,其产品和品质也都得到了业内的认可。居然之家靓屋总苏红梅就认为灯具行业不缺品牌。“行业内有名的*很多,只是消费者不知道而已。”
对于如今的局面,十里河灯饰城企划部刘万军表示,相比建材家具等行业,灯具行业落后很多年。“工程照明方面已经形成了品牌,雷士、飞利浦等,花灯则落后很多。”“2002年至2008年间,灯具销售呈现状态,多个广东古镇的品牌都来到北京,但忽略了品牌建设和推广。”刘万军也表示,目前也有一些厂家开始注重并推广品牌,不过宣传仍局限于渠道的传统营销,传播力度依然有限。
“目前灯具行业内很多品牌只是行业品牌,还没有进入到百姓品牌的行列。”琪朗灯饰古镇中心店总张转利认为,要成为百姓品牌“不仅需要实力,也需要广泛的终端网点”。苏红梅则认为,这么多年来,灯饰品牌缺的其实是一个强有力的平台。随着品牌直营店等模式的出现,居然之家会将的灯饰品牌更好地推广给消费者,帮助厂家打造品牌。
刘万军还认为,灯饰行业的品牌意识淡薄也与消费者的认知度有关。他介绍,曾经对消费者的品牌、样式、材质、服务等方面的重视程度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很多消费者都注重样式,其次是后期服务,zui后才是材质、节能,对品牌没有什么概念。”但他同时也认为,在未来,随着灯饰品牌的壮大,消费者的品牌意识也会增强。“这也是发展趋势。”
5、价格受制于渠道和成本
消费者认为灯饰价格虚高,不少厂家表示也很冤枉。据悉,大多数灯饰厂家很少设直营店,销售的主要渠道为经销商代理。虽然价格虚高对品牌无益,但“厂家有出厂指导价,不过经销商有根据各自消费能力定价的权利”。也有厂家透露,目前灯饰企业实力还不够强,经销商则相对强势,因此远没有达到实现全国统一售价的条件。
但并非高价灯具都是暴利产品。据万隆汇洋灯饰广场董事长张大兵介绍,原创企业的灯具成本并不低。“灯具本身是个性化产品,而且流行趋势变化快,在研发一款产品之后,厂家也对款式是否好卖拿不准,一般不会大批量生产。”另一方面经销商担心积压,也不大批量拿货,加之灯具生产的材质多样,在具有研发成本的情况下,无法实现批量订货和生产,成本自然就高。他还强调,灯具的售后服务也需要由经销商提供,服务也需要成本,如果价格过低,服务品质就相对得不到保障了。
马斯登灯饰营销总监蒋海波还介绍,经销商销售时,纯粹只是卖灯,而没有办法将产品的设计和文化内涵更好地传达给消费者,这会让消费者觉得“不值”。
6、标识不全与厂家、经销商意识有关
至于标识不全的问题,业内人士认为跟厂家和经销商有莫大的关系。据中山市开元灯饰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吴全华介绍,其实关于每个品牌的文化内涵、灯具的材质、生产工艺等详细知识,大厂家都会配备详细的文字说明,并会对加盟商进行很好的培训。“每盏灯具其实都有。”但经销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意识不够强,做得不到位也有可能。一些小品牌从源头上就没有给经销商配备相应的资料,标识更不可能齐全了。刘万军也表示,相对其他家居行业,“灯饰行业整个商品的完整性确实不如其他行业”。
7、行业提升在行动
对于灯具行业现存的问题,业内人士表示,作为一个相对落后的行业,灯具行业确实有不规范的地方,但目前有品牌意识的厂家、经销商以及卖场都在共同努力,试图为消费者打造一个更放心的消费环境。
关于价格,苏红梅表示,新成立的靓屋会逐步推行“明码实价”体系,规范价格销售,让消费者享受更放心的购物环境。刘万军表示,十里河也在努力做到统一收银、明码实价。张大兵则介绍,万隆汇洋集中开辟的欧式*灯饰销售专区将让这些品牌实现“充分的自由竞争”,使他们更加关注于产品的做工、材质和服务上,而非“价格战”。
在信息标注上,苏红梅介绍,靓屋会沿袭居然之家的做法,将灯具的材料来源、产地、组装地、材质等进行详细公示。 “是纯进口灯具还是进口材料国内组装都会标得一清二楚,避免误导消费者。”刘万军介绍,十里河灯饰城也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预计行业协会也会开始对这方面进行更进一步的规范。
8、灯饰行业逐步迈向规范化
灯饰行业的现状不甚令人满意,但它仍处在一个逐步走向规范化的进程之中。在此次采访中,不少灯饰厂家、卖场纷纷提出自己对灯饰行业的见解,有了坚持品牌的这些企业,我们相信,灯饰行业的明天会更好。
9、行业处在临摹、原创临界点
马斯登灯饰营销总监蒋海波: 日本的工业设计也是追随欧洲的设计,先模仿再改良,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中国的灯具估计也会走这样的一条路。我国的灯具行业发展比较晚,目前市场上充斥了欧洲及其他国家的设计,做一些仿品,但这就像临摹书法一样,要成为一个书法家,就会先从临摹起步,大书法家王羲之zui开始也是要临摹的。我们行业也会这样,zui终才形成自己的风格。目前有一些企业已经开始了原创设计,而且这样的企业越来越多。行业好像就处在临摹与原创的临界点,至于这种状态要维持多久,我也不好预估。
10、行业品牌意识逐渐觉醒
琪朗灯饰古镇中心店总张转利:灯具行业目前确实只有行业品牌,还没有进入到百姓品牌的阶段。其实在现在的情况下,对于小厂家来说,灯具行业的门槛依然很低,不断有企业进驻这个市场,这种状态反倒坚定了大厂家做品牌的信念。对于一些做得时间比较长久的品牌来说,也开始慢慢沉淀下来做品牌。另一方面,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竞争大大加剧,这对工厂来说也是个考验,开始把内功练得更加扎实,细节做得更细,更好地磨炼自己,提升品牌。
11、好产品需要好环境烘托
中山市开元灯饰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吴全华:目前行业内确实有一些“吃百家饭”的企业,看到哪家企业研发的灯具好就仿哪个。据我估计,这种仿冒品对开元品牌的影响占到30%左右。但我认为,zui要紧的其实是品牌自身的能力,看产品质量是否过硬、设计是否受认可、服务是否到位、性价比是否够高。做到这些之后,不受认可都难。
另一方面,中灯饰品牌对于卖场的环境要求还是很高的,如果环境氛围烘托不好,体现不出产品的价值,可能也卖不到“仿制品”的价钱。
12、部分企业有着“快消品”思维
马斯登灯饰营销总监蒋海波:现代灯具的消费有其自身的特点,有人将其称为“快消品”,很少见消费者使用一个灯具十多年的,通常都是两三年一换。这种消费思路也直接影响了部分企业,他们也在以“快消品”的思维做灯具:不注重细节,不在乎售后,赚点钱就走。这种企业不在少数,但我相信,坚持做精做细的企业能做得更长久,也更具有价值。
13、市场规范暴利就不存在
居然之家靓屋总苏红梅:以前中国灯具行业确实处在一个加工的阶段,80%-90%都是产品加工,没有自己的设计。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海外订单的减少促使不少品牌从外销转向内销,这就要求他们必须要打造或者深化自己的品牌,无论是研发、营销都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利润空间也比以前小了很多。在我看来,跟其他家居行业一样,随着市场越来越规范,产品的价格体系越来越透明,这就不存在暴利的现象。
做品牌的厂家需要一个很好的环境,否则在仿品和共存的环境里,品牌很难生存。靓屋就想专为品牌厂家提供的环境,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场,灯饰品牌各有各的管理模式,随着连锁体系的深入,价格体系也会不断规范化,为厂家提供很好的展示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放心的消费环境。
■消费提示
在现有形势下,消费者该如何购买灯具产品呢?业内人士也提出了相关建议。
1.材质与价格直接相关,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灯具之前留意灯具的材质,并签订规范详细的合同来保障自身权益。
2.留意灯饰的节能环保性能。据了解,不少水晶灯用的光源仍是白炽灯,而水晶灯的灯头很多,如果全用白炽灯会不太节能。虽然也有相应的节能灯,但价格一般很高,消费者可以选择成熟的LED品牌产品。
3.光源也会影响健康。“比如留意下卧室里的光照度是否适合休息等等。”业内人士介绍,目前这种意识依然是市场的一个盲点,消费者在买灯之前征询一下光源设计师等专业人士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