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鬼臼毒素518-28-5生产质量标准
中文名称鬼臼毒素中文别名补充中英文名Podophyllotoxin英文别名Condyline; Condylox; Podofilox分子式
C22H22O8分子量414.41CAS登录号518-28-5
提取来源
为小檗科鬼臼属植物桃儿七(PodophyUum emodi Wal1)的根茎。化学结构
外观
白色针状结晶粉末NMR; MS4℃冷藏、密封、避光2年无
鉴别方法贮存条件有效期注意事项溶解性易溶于l仿、b酮、乙酸乙酯和苯,可溶于于乙醇,乙m,不溶于水。测定方法HPLC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料,以甲醇-水(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5nm。药典测定方法补充中用途用于含量测定/鉴定/药理实验等
苯甲酰芍药内酯苷,L-岩藻糖,鸟苷,马兜铃酮,毛两面针素,半甘草异黄酮B,新甘草酚,甘草异黄酮甲,甘草异黄酮乙,甘草黄酮醇,芍药新苷,(R型)原人参二醇,人参皂苷Ro,人参皂苷Rg5,人参皂苷Rg6,人参皂苷Rk1,人参皂苷Rk2,人参皂苷Rk3,人参二醇,人参三醇,(S型)原人参二醇,三七皂苷Fe,越南参皂苷R3,越南参皂苷R4,越南参皂苷R8,
贝母素乙,贝母辛,表松脂素-4'-O-葡萄糖苷,表松脂素-4-O-葡萄糖苷,苍术素,苍术素醇乙酸酯,苍术酮,蟾毒灵;蟾酥灵,赤芝酸A,赤芝酸B,赤芝酸C,赤芝酸D,赤芝酸E,赤芝酸L,赤芝酸LM1;赤芝酸N,大黄酚,大黄酚-8-O-葡萄糖苷,大黄素,大黄素-8-β-D-吡喃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大黄酸,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单咖啡酰洒石酸,
北五加皮苷N;杠柳苷N,异贝壳杉烯酸,茵芋苷,桤木酮,槲皮素-3-O-β-D-吡喃葡糖苷酸;槲皮素-3-葡萄糖醛酸苷,旱莲苷A,毛萼结晶甲;毛萼晶A,
白头翁皂苷B4,常春藤苷C;常春藤皂苷C,白头翁皂苷B,白头翁皂苷D;3-O-β-D-葡萄糖( 1→4)-[ -L-鼠李糖(1→2)]- -L-阿拉伯糖 23-羟基羽扇豆20(29)-烯-28–酸,白头翁皂苷E1;常春藤配基-3-O-β-D-半乳糖( 1→4)β-D葡萄糖( 1→3)-α-L-鼠李糖(1→2)-α-L-阿拉伯糖苷,白头翁皂苷E2;齐墩果酸-3-O-β-D-半乳糖( 1→4)β-D葡萄糖( 1→3)-α-L-鼠李糖(1→2)-α-L-阿拉伯糖苷,白头翁皂苷E3;3-O-β-D-半乳糖( 1→4)β-D葡萄糖( 1→3)-α-L-鼠李糖(1→2)-α-L-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α-L-鼠李糖(1→4)β-D-葡萄糖( 1→6)-β-D-葡萄糖苷,白头翁皂苷E4;齐墩果酸-3-O-α-L-鼠李糖(1→6)β-D-半乳糖( 1→4)β-D葡萄糖( 1→3)-α-L-鼠李糖(1→2)-α-L-阿拉伯糖苷,
白芨联菲A,去咖啡酰基类叶升麻苷,6β-羟基-7-表-马钱子苷,山药素III ,朝藿苷丙,5, 9-epi-Phlomiol,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
鬼臼毒素518-28-5生产质量标准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中,采用以下技术:
1、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薄层层析;气相色谱)
2、核磁共振
产品自编号: A0951
产品中文名称: yin羊藿新苷A
中文别名: yin羊藿属苷A
英文名: Epimedoside A
英文别名: 无
CAS登录号: 39012-04-9
分子式: C32H38O15
分子量: 662.64
分子结构:
外观: 黄色粉末
规格: 5mg/支
纯度: ≥98%
用途: 用于含量测定/鉴定/药理实验等。
提取来源: yin羊藿
溶解性: 溶于甲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