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药包装器械的多样化发展,单一检测设备已难以满足企业多品类研发需求。MST-01医用测试仪通过革命性的模块化设计,构建了从注射器到输液器的跨品类检测生态,为YBB标准检测提供的灵活解决方案。
传统检测设备的三大困境
功能固化:专用检测设备只能针对特定产品,设备闲置率达35%以上
升级滞后:新品研发需配套新设备,采购周期延长6-12个月
数据孤岛:不同设备数据格式各异,质量追溯难度增加40%
MST-01的模块化革命
设备采用"核心主机+扩展模块"架构,通过三大创新实现检测能力跃迁:
1. 智能夹具矩阵
快速切换系统:配备12类专用夹具库,更换时间<3分钟
自适应对中:夹具内置六维力传感器,自动补偿装夹误差
多规格兼容:支持0.3-50ml注射器、输液器、采血器等20+品类
2. 可编程测试引擎
图形化编程:通过HMI界面拖拽组件,自定义检测流程
算法仓库:内置50+标准算法,支持YBB全项目检测
扩展接口:提供Python/C# API,可接入企业MES系统
3. 智能识别系统
视觉辅助定位:配备工业相机,自动识别样品特征
数据库匹配:云端存储1000+产品参数模板,自动调用检测方案
异常预警:对非常规样品启动二级确认机制,防止误操作
跨品类检测实战案例
某医疗器械企业应用MST-01后实现:
检测范围扩展:从注射器延伸至输液器、植入式给药装置
效率提升:新品验证周期缩短50%,设备利用率提高200%
成本优化:减少专用检测设备采购费用约120万元/年
技术问答
Q1:模块化扩展会影响检测精度吗?
A:采用数字闭环控制系统,每个模块均经过独立校准。经第三方计量机构验证,扩展模块的检测精度与主机保持一致,符合YBB标准要求的0.5%FS精度。
Q2:支持哪些输液器检测项目?
A:可检测输液器管路连接牢固度、滴斗密封性、流速控制精度等12项指标。配备专用流体力学模块,模拟临床输液场景,检测精度达±0.5ml/h。
Q3:如何获取新品检测方案?
A:提供两种升级方式:①通过设备内置的OTA功能远程更新检测程序;②联系技术支持团队,提供样品参数后可获得定制化检测方案,平均响应时间48小时。
MST-01的模块化设计不仅满足当前检测需求,更为未来新品研发预留扩展空间。这种前瞻性的技术架构,正在助力医疗器械企业构建柔性化、智能化的检测体系,为YBB标准升级提供持续保障。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制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