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 联系人:
- 程成
- 电话:
- 021-60348496
- 手机:
- 18121453965
- 传真:
- 021-51632657
- 地址:
- 上海市松江加工园区
- 网址:
- www.qiyibio.com
扫一扫访问手机商铺

微信扫码进入微名片
-
16
2016年
11月 -
一个科研团队已经发现一种新的小分子——VH298可以推动由细胞外控制的缺氧反应。这项由邓迪大学研究员AlessioCiulli主导的新研究是一种临床上新的治疗方法,在由于脑和心脏问题带来的缺血性损伤研究领域中极为重要,对于慢性肾脏疾病或化疗引起的心血管损伤和贫血也至关重要。生物医学新靶标小分子的使用是新药开发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因为其允许以选择性的方式验证新的药理学靶标,并快速开发新的化合物。然而鉴定这些分子确实比较困难的。根据研究者所述,VH298可以抑制泛素E3连接酶VHL和HIF-1α转录因【查看全文】
-
15
2016年
11月 -
俄勒冈州立大学和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免疫系统,肠道细菌和葡萄糖代谢之间的重要-一种“串扰”和相互作用关系,当三者不能正确运作时可导致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今天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哺乳动物系统如何以的方式相互影响。研究人员说,更好地了解这些系统可能会产生对糖尿病和其他疾病的新的益生菌处理方法。研究还显示了适当的细菌在肠道中的重要性,特别是Akkermansiamuciniphila在帮助调节葡萄糖代谢中有重要作用。科学家说,这种细菌十分重要,它在老鼠和人类中已进化数百万年【查看全文】
-
11
2016年
11月 -
2016年11月1日,生物医学期刊JournalofExperimentalMedicin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许琛琦研究组与清华大学刘*研究组、龚海鹏研究组,北大人民医院栗占国研究组的合作论文“ImpairmentonthelateralmobilityinducedbystructuralchangesunderliesthefunctionaldeficiencyofthelupusassociatedpolymorphismFcγRIIB-T2【查看全文】
-
10
2016年
11月 -
科研人员近期发现,肝脏中的关键遗传开关具有调节其他器官中葡萄糖代谢和胰岛素分泌的作用。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现如今,糖尿病的发病形势日趋严峻。在德国就有超过600万人患此疾病。糖尿病的特征在于葡萄糖代谢障碍(除1型糖尿病)以及身体对胰岛素反应受损。科学们目前正在寻找该疾病发生的可能的原因和可能被运用的调节剂,以便在治疗学上进行干预。目前,由StephenHerzig教授主导的团队发现了一种负责调解葡萄糖代谢的新机制。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的克隆22D4(缩写为TSC22D4)作为肝脏中的分子开关,【查看全文】
-
09
2016年
11月 -
第二军医大发表lncRNA控制人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分子机制
长非编码RNA(lncRNA)是一些长度超过二百个核苷酸的RNA分子,来自于基因组的非编码区域。虽然lncRNA没有编码任何蛋白质,但它们在不同组织和发育阶段的表达依然具有特异性,这说明lncRNA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在测序技术的帮助下人们已经发现了数千种lncRNA,但这些lncRNA的生物学功能依然还是个谜。第二军医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文章,揭示了一种lncRNA控制人胚胎干细胞(hESC)自我更新的分子机制。文章通讯作者是第二军医大学的刘厚奇【查看全文】
-
31
2016年
10月 -
来自圣犹达儿童研究医院、华盛顿大学儿科癌症基因组项目(PCGP)和儿童肿瘤学小组(COG)的研究小组确定了儿童中zui常见癌症亚型B前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遗传变化。在该疾病中两种转录因子DUX4和ERG发生了遗传变化,这些蛋白密切控制人血细胞中其他关键基因的活性。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10月24日在《NatureGenetics》杂志上。白血病是zui常见的儿童癌症类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占儿童癌症的约30%。B-ALL是ALL的zui常见类型(约80%)。在B-ALL中,【查看全文】
-
28
2016年
10月 -
地球上有约五分之一的生物藏身地下,但人们对地下生物王国知之甚少。美国科学家日前在科罗拉多州发现了新的庞大地下微生物种群,并对这些微生物进行了基因测序。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日前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在科罗拉多州赖夫尔镇附近一个地下蓄水层采集了沉积物和地下水样本,对从中发现的2500多种微生物进行基因组重建。研究人员获得的微生物基因组涵盖了近80%所有已知细菌门类。在同一地点发现如此丰富的微生物令人震惊。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47个【查看全文】
-
27
2016年
10月 -
图左:自主研发的超声神经刺激仪;图右:5兆赫高频超声诱发小鼠尾巴动作以及尾巴肌电信号日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超声神经调控课题组的研究发现,采用高频超声可对小鼠大脑实现亚毫米级别的无创神经调控。该研究基于自主研发的超声小动物神经调控仪器,通过深入评估影响高频超声神经调控效果的因素,结合超声能量补偿、刺激遍历以及优化的麻醉管理方法,证明了5兆赫聚焦超声波可实现亚毫米级别空间分辨率的神经调控功能,并且具有与低频超声不尽相同的刺激响应潜伏期。该成果近日发表在《科学报告》(Scientif【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