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储罐焊接工艺评定的流程是怎样的?
不锈钢储罐焊接工艺评定的流程一般如下:
准备阶段
确定评定项目:根据不锈钢储罐的设计要求、材质、规格及使用工况等,明确需要进行评定的焊接工艺项目,如不同厚度板材的对接焊缝、不同管径的环焊缝等。
编制评定方案:方案应包括焊接工艺评定的目的、依据、试验方法、评定标准等内容。同时,确定焊接工艺参数的范围,如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气体流量等。
准备材料与设备:准备与实际储罐相同材质、规格的不锈钢母材和符合要求的焊接材料,如焊条、焊丝、保护气体等。确保焊接设备、检验设备、无损检测设备等状态良好且满足评定要求。
确定人员:明确焊接工艺评定的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要求他们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
试件制备:采用机械加工或等离子切割等方法制备坡口,将试件装配到焊接夹具中,确保装配精度和稳定性。对试件坡口两侧进行清理,去除油污、氧化物等杂质。
实施阶段
试件施焊:由合格的焊工按照评定方案中拟定的焊接工艺参数进行试件焊接,在焊接过程中,技术人员要详细记录实际的焊接参数、操作过程及出现的问题等。
焊后处理:根据需要对焊接完成的试件进行后处理,如热处理、酸洗等。
检验与试验阶段
外观检查: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焊缝表面,检查有无裂纹、气孔、咬边、未焊满等缺陷,焊缝的形状、尺寸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无损检测:采用射线检测(RT)、超声波检测(UT)、磁粉检测(MT)、渗透检测(PT)等方法对焊缝进行无损检测,检查焊缝内部及表面是否存在缺陷,检测结果应符合相应的合格级别。
力学性能测试:从试件上截取试样进行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和冲击试验等。拉伸试验测定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弯曲试验检验焊缝的塑性和致密性;冲击试验评估焊接接头在低温或冲击载荷下的韧性。
金相检验与耐腐蚀性测试(可选):对于有特殊要求的不锈钢储罐,可能还需要进行金相检验,观察焊缝的金相组织,检查是否存在有害的金相缺陷。通过浸泡试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进行耐腐蚀性测试,评估焊接接头在特定腐蚀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
报告编制与评定结果处理阶段
编制报告:根据检验与试验的结果,编制详细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内容包括评定目的、依据、试件材料和焊接方法、焊接工艺参数、试验方法和结果分析、检验结论等。
审核与批准:由专业人员对焊接工艺评定报告进行审核,审核重点关注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等,审核通过后由相关负责人批准。
结果判定与应用:根据评定标准判定焊接工艺是否合格。若合格,可根据评定结果制定焊接工艺指导书,用于指导实际的不锈钢储罐焊接生产;若不合格,则需分析原因,对焊接工艺进行调整后重新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