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2025版药典来袭 | 药企微生物检测的“生死劫”与破局之道
发布时间:2025-5-13
2025版《中国药典》的发布,标志着中国药品质量控制迈入新阶段。其中,微生物检测领域的最大变革聚焦于培养基适用性检测的全面升级——“每批次培养基适用性检测”新规正式写入通则,。这一调整直接击中了药企实验室的合规痛点。一场席卷药企实验室的风暴正在逼近。
检测频率升级:同一批脱水培养基从“若采用已验证的配置和灭菌的程序制备且过程受控,可只进行1次”变为“每批次的配制培养基必须检测”。
-
配制环节:原料称量、配置、pH调节、灭菌,需4小时/批次
-
检测环节:需完成5~6种标准菌株的促生长能力测试
-
存储效期验证及管理:为减少配置灭菌批次,需延长存储效期,增加了效期验证及管理。
-
文档管理:每多增程序都需记录及归档管理。
-
验证耗材成本:标准菌株、对照品培养基使用量暴增
-
设备:灭菌设备、超净台、生物安全柜等专用设备年维护成本。为增大每批次配置量,可能还涉及到灭菌设备的更换,及安装场地的考虑。
每多增一道程序,多一层合规风险。每个配制灭菌过程及检测过程等都需要记录在案,过程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等,不能出一丝纰漏。否则就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2024年5月,某上市药企因生产场地检查缺陷收到FDA发布的483表格,导致其产品在美申报上市受阻,这一事件为全行业敲响了QA/QC的警钟!FDA及EMA的检查标准极为严格,覆盖生产环境、设备维护、文件管理、数据完整性等要求。
-
双重溯源体系:外包装批号+瓶身二维条形码,5秒完成数据链追溯。
-
产业化生产配制,过程可控:德国工艺+本地化服务双保险
免配制及检测程序,除购回需验收外,后期使用时的人工成本投入、设备投入都降为0,高效率
不再需要配制培养基和做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这样每天检测的产品批次大大提高。
-
大直径隔垫易于操作人员安全高效刺入;
-
钳口盖上的透明安全罩,可保证高级别安全性;;
-
彩色螺旋盖及标签易于分辨培养基,使操作更流畅
-
经灭菌的双层包装,确保环境安全,降低交叉污染。
如果您对默克成品培养基或相关产品感兴趣,欢迎联系广州东锐科技有限公司(华南区代理商)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