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温州市康牌制药机械有限公司>>公司动态>>下半年我国原料药进出口贸易走势或将回暖
出口量增价减
上半年,我国原料药出口仍呈现量增价减的态势,出口量为409.71万吨,同比增长10.56%;出口均价为3.15美元/公斤,同比下跌11.52%。尽管市场对我国原料药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但出口均价的持续下滑拖累出口额出现小幅下跌。
从月度出口数据来看,上半年原料药量增价减的出口态势更为明显。除1月份出口规模同比略有下滑外,2——5月份我国原料药单月出口量均实现同比上涨,但上半年单月出口均价同比却全部下跌。在此作用下,单月出口金额除3月份、6月份在出口量显著上涨的拉动下保持了正增长,其他月份均出现负增长。
分析原料药出口均价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基础原料产品石油价格持续走低,原料成本有所下降;二是我国大宗原料药产能过剩问题犹存,内仗外打市场价格持续低迷;三是欧洲、印度等主要出口市场因经济低迷、货币大幅贬值购买力下降,客户采购不断压价;四是印度、南美等竞争对手货币大幅贬值,拉低市场价格。
尽管上半年原料药出口总体呈负增长,但细分品类表现各异。维生素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原料药出口量价齐升,出口额增幅分别达14.51%、18.41%和13.71%;林可霉素类、氯霉素类、呼吸系统类、氨基酸类原料药出口尽管量增价减,但出口额仍维持了显著增长,增幅分别达31.48%、14.69%、7.41%和7.26%。与此同时,青霉素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其他抗感染类原料药出口量价齐跌,出口额跌幅分别达20.02%、12.84%、11.34%和7.34%。
上半年,我国原料药出口格局依旧保持稳定,亚洲、欧洲、北美洲为主要出口市场,出口额累计占比高达89.15%。除欧洲市场微增2.71%外,亚洲市场下降2.81%,北美洲市场下降6.89%。此外,我国对其他新兴市场出口情况也不容乐观,对非洲市场出口额下降7.2%,对大洋洲市场下降4.6%,对拉丁美洲市场下降6.01%。除北美洲量价齐跌外,亚洲、欧洲、拉丁美洲、非洲、大洋洲均呈量增价跌态势。
就具体国别市场来看,上半年我国原料药共出口到186个国家和地区。印度仍为*大出口贸易伙伴,*达15.12%,我国对印度出口量虽同比增长10.57%,但出口均价同比却下跌了17.25%,导致出口额同比下滑了8.5%。美国作为第二大出口贸易伙伴,*达12.19%。出乎意料的是,上半年我对美出口未能延续回暖势头,罕见出现量价齐跌的走势。但5月份以来对美出口量恢复增长,且目前主要对美出口企业反馈在手订单情况正常,预计下半年出口将有所好转。其他出口前*贸易伙伴依次为日本、韩国、德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巴西和印度尼西亚。除了对巴西出口额同比下跌6.84%外,对其他七大市场出口额均实现了增长。但除了日本和意大利实现出口量价小幅双升外,对其他六大市场出口均呈现量升价减的态势。
上半年,我国原料药出口经营队伍稳中有升,共有8306家企业参与原料药出口,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69家。其中,作为原料药出口主力的民营企业新增了408家,占比提高到80%,并且保持了良好的出口活力,出口额同比增长了4.15%,占比达59.43%;占比14%的三资企业出口额同比下降了8.79%;国有企业的出口活力和潜力进一步减退,仅剩532家国有企业经营原料药出口,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4家,出口业绩同比下滑了12.82%。
进口量减价升
上半年,我国原料药进口呈现量减价升的态势,共进口72.03万吨,同比减少34.58%;进口均价为5.12美元/公斤,同比上涨31.89%。可见,进口额13.72%的同比降幅主要是进口需求下降造成的。
我国进口的原料药主要是跨国药企为在华生产的品牌原研药所配套的原料药。而在国内医保控费和药占比管理等新政实施的背景下,近年来在华跨国药企产品降价压力陡增,部分原研药、创新药的既往优势逐步减弱,销售业绩受到不小影响。此外,随着我国制药水平的不断提升,部分进口原料药实现本地化生产。上述因素均导致我国原料药的进口需求有所下降。
但从进口企业来看,不同企业的进口业绩不尽相同。上半年,我国有原料药进口业绩的企业共4841家,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家。在排名*的进口企业中,通用电气药业、上海施贵宝、默克光电材料实现了进口量和进口额同比显著上涨;辉瑞制药、阿斯利康、德固赛、科园信海、拜耳则出现进口量不同程度地下滑,导致进口额随之下降;罗氏制药尽管进口量有所增长,但在进口均价显著下滑的作用下,进口额出现负增长;西安杨森进口量明显减少,但在进口均价大幅攀升的作用下,进口额保持了明显增长。
下半年走势或将回暖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制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