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PMEC China2024

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制药网>资讯中心>编辑视点

制药设备与工艺高度匹配 成就上乘药品

2016年04月07日 16:56:08来源:中国制药网编辑:汪玲点击量:25192

下载制药通APP
随时订阅专业资讯

分享

    分享:

评论

  【中国制药网 编辑视点】4月1日,国家食药监总局首度发布《关于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的有关事项(征求意见稿)》,表示将于4月20日前正式向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严仿制药洗牌风暴即将来临,制药质量不得不被各大药企关注。但是如何才能保证药品质量,让大健康产业顺利发展,让患者不再为药品质量不过关发愁?


“好马配好鞍”

好的制药设备才能保证好的产品

人靠衣服,马靠鞍,好的药品更要靠好的设备来保证产品质量和提率。随着新版GMP实施的后截止日到来,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开始“换上新衣”,大规模升级制药装备。业内表示,近年来,制药企业逐步向更新高科技设备等方面迈进,进行了产品的生产、调试、安装、技术研发以及管理意识、质量意识、销售与服务意识等方面的脱胎换骨般的改造。

制药企业换装高科技设备,这无论在生产效率上,还是未来的医疗方面都会给国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制药企业对旋盖机冷水机、封口机、打标机、贴标机等不同程度的进行更新换代及配置升级,这不仅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外,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的生产效率,节约成本,提高制药质量。但是从目前来看,制药企业真的达到预期效果了吗?

 “洋装上身” 药品质量为何还是上不去?

制药工艺与设备高度匹配 成就上乘药品

好的制药设备才能打造好的产品,但是从目前来看,制药质量仍然令人担忧,4月1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关于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的有关事项(征求意见稿)》,这标志着一致性评价工作将全面展开,业内表示,随着仿制药新政的落地,上万药企将面临生死大考。

据估算,仿制药规模近5000亿元,仿制药在处方量中占比达95%。然而大量国产仿制药粗制劣造、安全无效,行业毛利率不到10%,远低于平均50%的水平。

近年来,很多制药企业已经“换上新衣”,“穿上了洋装”,纷纷买来了进口标准设备,但洋装上身,药品质量为何还是上不去?

每个人身材不一,相同标准的西装穿上效果大有不同。据行业人士分析,很多药厂买了进口的标准设备,但还是用不好。这是因为每个药厂的工艺不同,购入的标准设备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工艺的具体要求。

好的设备与药厂的工艺高度匹配才能打造上乘药品。笔者获悉,在GE中国有一位专门为药厂服务的“裁缝”,其专门针对各个药厂的特殊工艺量体裁衣,设计和生产满足客户需求的定制生物加工系统。通过一系列定制化的流程,其完够根据客户的URS和具体工艺需求,进行系统设计和生产,后由客户验收。

随着国家对制药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各种新政的落地,提高制药质量,是制药企业逃过“生死劫”的重要砝码,对此,企业不仅要使用先进的设备,而且还要让这些设备与自己药厂的工艺相匹配,保持高度一致,这样才能让这些设备发挥真正的“用武之地”,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通过“生死大考”。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制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QQ

咨询中心

广告咨询QQ:652787579

展会合作QQ:357275273

官方微信发布询价建议反馈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