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中试型分散乳化机,工业化小型均质乳化机,高剪切额纳米乳化机,多功能立式超高速乳化机
中试型高剪切分散乳化机就是高效,快速,均匀地将一个相或多个相(液体,固体,气体)进入到另一互不相溶的连续相(通常液体)的过程的设备。而在通常情况下各个相是互不相溶的。当外部能量输入时,两种物料重组成为均一相。中试型高剪切分散乳化机由于转子高速旋转所产生的高切线速度和高频机械效应带来的强劲动能,中试型高剪切分散乳化机使物料在定,转子狭窄的间隙中受到强烈的机械及液力剪切,离心挤压,液层摩擦,撞击撕裂和湍流等综合作用,形成悬浮液(固/液),乳液(液体/液体)和泡沫(气体/液体)
从而使不相溶的固相,液相,气相在相应成熟工艺和适量添加剂的共同作用下,瞬间均匀精细的分散乳化,经过中试型高剪切分散乳化机高频的循环往复,较终得到稳定的高品质产品。
影响乳化的因素:
1) 乳化设备:制备乳化体的机械设备主要是乳化机,其类型有三种:乳化搅拌机、胶体磨和均质器。乳化机的类频结构及性能等与乳化体微粒的人小(分散性)及稳定性有很大的关系。如带有真空的均质乳化机时以使得乳化体产品的质量有很大的提高;
2) 温度:乳化温度对乳化质也有很大的影响,但对温度并无严格的限制,一般乳化温度取决于相中所含有的高熔点物质之熔点温度,还要考虑乳化剂种类及油相原料与水相原料的溶解度等因素。乳化时,二相之间的温度需保持相近,尤其是对含有较高熔点(70T以h)的蜡、脂、油相成分,进行乳化时,勿将低温之水相加入,以防在未乳化前将蜡、脂结晶析出,结成块状或粗糙不均的乳化体。
3) 乳化吋间:乳化时间显然对乳化体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乳化时间的确定是要根据油相、水 相的容积比,两相的粘度及生成乳化体的粘度,乳化剂的种类及用量来确定的。乳化温度还与乳化设备的效率紧密相连,其可依据经验和实验来确定乳化时间,如用均质器(3000转/分)进行乳化,一般需用2/3小时,而使用IKN高速乳化机(14000转/分),只需要10min即可。
4) 搅拌速度:乳化设备对乳化效果舍很大影响,K:中之一是搅拌速度对乳化的影响。搅拌 速度适中是为使油相与水相充分的混合分散,搅拌速度过低,显然达不到高分散度的目的,佴搅拌速度过高,会将气泡带入体系,使之成为三相体系。因此搅拌中必须避免空气的进入,而真 空均质乳化机正好可避免上述不足。
PP2000/4中试型分散乳化机专为实验研发,模拟工业管线式生产流程而设计,给工业化提供可靠的数据论证。PP2000/4中试型分散乳化机与大型工业管线式量产机型配置基本相同,各种工作头的种类及相应线速度亦相同,中试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在工业化之后不用重新调整,从而将机器型号升级到工业化的过程中的风险降到较低。
该款机器在设计上的突出优点在于:
1.可更换式加工模块,实现分散,均质,乳化,悬浮,湿磨,粉液混合等多种功能。
2.专为实验室模拟工业管线式生产而设计,从中试到生产,无需重新调整工艺参数。
3.轴封材料为PTFE,易于更换。
4.可配置变频控制柜,调节转速及流量。
5.拆卸方便,容易清洗。
6.设备设计合理,方便实用。
实验室中试型分散乳化机,工业化小型均质乳化机,高剪切额纳米乳化机,多功能立式超高速乳化机
ERS2000,即在线式超高速高剪切乳化机,基本结构包括驱动马达、ERS2000模块的分散头和冷却罐构。驱动马达采用无级变速三相异步电机来带动皮带工作,对混合分散速度能实现更好的操作控制,转子线速度达到40m/s,具有良好的剪切力。而ERS2000模块--实现混合分散粒径要求的关键部分,是由两层分散头构成,分散头由定子齿列和转子齿列构成,构成的分散剪切的几何学形状,在马达带动下,在齿列间隙中获得的平均线速度非常高,能实现高达14000rpm的剪切率来获得超细微悬浮液,这对疫苗生产有重要要意义。冷却罐注有特定液体(水或者分散物料),其通过在分散腔体下部的金属连接软管构成的循环回路能在分散设备高速运转的过程中对设备本身的机械密封起到冷却和润滑保护的作用,保证其能在长时间的生产过程当中正常的高效地运转。
IKN乳化机的核心优势在于
一、转速。高的转速是获得超细混悬液、乳液的一个前提保证,14000rpm是普通乳化机的4-5倍。剪切能力强,粒径被细化的更小,并且生产效率更高。
二、定转子。IKN定转子间隙一般为0.2-0.3mm,而普通乳化机一般为0.5-0.7mm,IKN定转子更加精密,对于物料的细化效果更好。另外,IKN乳化机配置三组定转子,物料通过工作腔体,相当于被剪切处理了3遍,乳化分散均质更*。
三、机械密封。IKN乳化机采用德国博格曼双端面机械密封,在保证冷却水的前提下,可24小时连续运行。而普通乳化机很难做到连续长时间的运行,并且普通乳化机不能承受高转速的运行。
实验室中试型分散乳化机,,高剪切额纳米乳化机,多功能立式超高速乳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