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概论
1.2 HDJF-A手持式局部放电检测仪(多功能超声波检测分析仪)(电缆局放精确定点仪)提供了既快速又简单的对开关柜,变压器,高压电缆的方法, 用于识别可能会引起停电或人员伤害的潜在绝缘故障。
局部放电会以下述的方式放射能量:
电磁能量:无线电波、光、热
声能:声波、超声波
气体:臭氧、氮氧化物。
HDJF-A手持式局部放电检测仪(多功能超声波检测分析仪)(电缆局放精确定点仪)实用的技术都是基于检测电磁频谱中的高频部分以及超声波信号。是于检测电磁波及超声波活动的仪器。
2.2 空气传播的超声波放电活动
局部放电活动中的声波辐射会出现在整个声谱范围中。 听声音是可能的,但是要取决于各人的听觉能力。
使用仪器来检测声谱中的超声波具有几个优点。 仪器比人耳更敏感,与操作员无关,且工作在音频以上的频率,并且具有更强的方向性。
敏感的检测方法是使用中心频率为40 ~200kHz 的超声波传感器。 该方法可以非常成功地检测局部放电活动。
2.3 空气传播的超声波放电活动
当局部放电活动出现在高压开关柜绝缘层中时, 它会产生高频电磁波, 它只可以通过金属外壳上的开孔从开关柜内泄漏到外表面。这些开孔可以是外壳缝隙或密封垫圈及其它绝缘部件周围的间隙。
当电磁波传播到开关柜外面时, 它会在接地的金属外壳上产生瞬态电压。瞬态地电压( TEV) 在几个毫伏至几伏的范围内,存在时间很短,具有几个纳秒的上升时间。
可采用非侵入方式将探头放在开关柜的外面来检测局部放电活动。
二、技术参数
1、适用范围:采用非侵入式检测方式,对高压电气设备的局部放电缺陷进行检测及定位。
2、检测原理:特高频法(UHF)、超声波法(UA)及地电波法(TEV)。
3、检测频带:特高频为300~1500(MHz),超声波为20~200(KHz)。
4、测量范围:特高频为 -80~-20dBm,超声波为 0~90dB。
5、灵敏度:小10pC(具体取决于传感器与放电源之间的距离)。
6、传感器:
① 特高频传感器:300~2000(MHz),具备定向接收特性;
② 超声波传感器:20~200(kHz);
③ 地电波:10 ~ 70MHz。
7、HDJF-A手持式局部放电检测仪(多功能超声波检测分析仪)(电缆局放精确定点仪)具有内置超声传感器,地电波、超声波二合一传感器;
8、软件功能:
① 连续检测特高频、地电波及超声波信号,判断是否存在局部放电;
② 实时显示被测信号的变化趋势、可对局部放电信号的发展作出较为直观的判断;
③ 具备数据的现场存储功能。
9、仪器特征:
① 屏幕显示:高对比度 3.5 英寸TFT彩屏。
② 数据存储:可保存 1000 组测试数据。
③ 工作电源:内置 8.4V 锂电池,可连续工作 8 小时。
④ 电源:输入100-240VAC,输出8.4V/3A,充电时间3~4小时。
⑤ 外形尺寸:220 * 100 * 40。
⑥ 仪器重量:1.5kg。
⑦ 环境温度:-20℃~45℃。
⑧ 存储温度:-25℃~60℃。
10、成套配置:主机、传感器、交流适配器、连接电缆及运输箱。
三、结构特点
HDJF-A手持式局部放电检测仪采用便携式结构,内含信号接收及数据处理模块,具备多种分析模式,可方便地对电气设备局部放电所产生的特高频信号及超声波信号进行测量。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操作便捷,功能强大的特点。
传感器名称 | 用途 |
超声波、TEV二合一传感器(标配) | 用于开关柜的超声波、地电波测试 |
变压器超声波传感器(选配) | 用于变压器内部的局放测试 |
特高频传感器(选配) | 用来测量GIS的内部局部放电 |
电缆传感器(选配) | 用于高压电缆的局放测试,可伸缩并与高压隔离
|
更多产品咨询请访问武汉华顶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母线的作用
规如电流、电压、频率、相位、相序、功率、容量、功率因数、磁通、互感、谐振、
电阻、阻抗、接地、接地电阻、接触电压、跨步电压、过电压、防雷、内绝缘、外绝缘、绝缘配合、标准绝缘水平等,还深入一些的如功率表的接线和交流耐压设备容量的选取等。
绝缘材料:防止导电元件之间导电的材料,如塑料、环氧树脂、油、真空、 SF6气体、
云母、电容器纸、绝缘漆、陶瓷等,其主要功能是阻断电流通路,还应具有很强的机械性能和耐热特性,按照耐热能力的高低,其有以下几个等级:
耐热等级 | O | A | E | B | F | H | C |
工作温度(℃) | 90 | 105 | 120 | 130 | 155 | 180 | 〉180 |
电介质:能够被电场极化的物质,可以理解为绝缘材料。它也有电导,但它的泄漏电流很小,即导体和电介质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导体中有可以自由移动的带电质点,其电阻率很小仅有10-8~10-4Ωm,而电介质因为材料原子中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不能形成自由电子,只是分散的带电质点,其电阻率可达107~1020Ωm。但不导电的电介质是不存在的,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分散的带电质点沿电场的方向运动就形成了泄漏电流。泄漏电流可分为表面泄漏和体积泄漏两部分。
电介质的极化:绝缘材料中的带电质点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沿电场方向的有规律、有限的移动,并显示出极性,当外电场消失时期又恢复原状。它分为电子式极化、离子式极化、偶极子式极化、夹层式极化。
电介质的损耗:绝缘材料在电场的作用下会产生泄漏电流和极化现象,这必然伴随着材料的发热和能量的损失。它可分为:电导损耗(既电导电流使介质发热,交直流电场中都有)、
游离损耗(电压高于某一值时,局部放电,电压越高,损耗越大,在交直流电场中都存在)、
极化损耗(只在交变电场中存在,偶极子扭来扭去,产生摩擦损耗和内部电场电势的平衡形成的电流产生的损耗)。一般用tgδ来表述电介质的损耗,它只与绝缘材料的性质有关,而与它的结构、形状、几何尺寸无关,有以下公式判断比较:
tgδ = IR / IC = U / R /(UωC)= 1 / ω R C ①
P = U *(U / R)= U2 ωC tgδ ②
从②式进行分析:U与频率一定时,P ∝ tgδ
由于C = εS / D 对于同类型的电介质河南省手持式局部放电检测仪价格河南省手持式局部放电检测仪价格,其ε是定值,电容基本不变,则可以直接从tgδ值判断绝缘的优劣,是否整体性受潮或者表面脏污等。
电介质的吸收现象:绝缘材料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体现出来的电流的性质,可分为电容电流Ic,它主要体现在弹性极化过程中;吸收电流Ia,它主要体现在夹层式极化和偶极子式极化过程中;电导电流Ig,它主要体现为泄漏电流,因为表面电导和体积电导的存在。吸收现象与电介质表面脏污程度,温度高低,受潮程度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在试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环境温度的影响和采取一定的屏蔽措施。由于材料的多层和复杂化,夹层式极化的现象尤为突出,则吸收比和极化指数的测试对检查材料绝缘的好坏,是否整体受潮和脏污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