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辅料级单双硬脂酸甘油酯25kg起
科研辅料级单双硬脂酸甘油酯25kg起
山茶油适宜储藏在阴凉干燥避光处,*温度 10-25℃。低温下会有乳白色絮状结晶物,这是正常现象,不影响食用,外界温度高自然会消失。由于山茶油有大量的抗氧化物,因此在常温下的保质期可长达两年,比一般食用油长得多。
通过提纯的山茶油,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下,保质期甚至可以达到五年。 [2]鉴别
编辑
油的品质本身包含两个含义:
一个是油本身的内在成份上的差异。比如很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酯的含量是越高越好。而不饱和酸含量根据我们对各地油的跟踪,得出结论是,海拔越高,相对不饱和酸含量越高,这和植物生长周期有关。比如江西三清山的红花茶籽品质(不饱和酸更高)就越高。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差异在2-3%左右,其实对于茶油含不饱和酸91%以上来说,影响和差异是几乎可以忽略。
工艺不同影响茶油差异。
1.浸出工艺:压榨后的剩余茶籽饼,用化学溶剂浸出茶油。优点:出油率高,产量大,节省成本。缺点:营养成分降低,属化工。
2.压榨工艺:在古法的基础上工业化压榨茶油。优点:控制好低温可以保留油茶所有原有营养成分,物理压榨。缺点:出油率低,成本高。
茶油的鉴别:感官上是无法辨别的,只能到专业机构检测才能辨别。还有一个是质量指标的差异,这就是国家定的国家标准里的质量指标。
依据国家主要检测的几大指标来做个说明:
酸价,是越低越好。质量好的企业控制在0.15以内,一般企业控制在1.0以内(在国外排到四级油)如果你采购的油打开放手心摩擦或者锅内加热有酸味,那说明油质量差,质量好的油即使加热温度到200多度也不可能有酸味。
过氧化值:越低越好,指标越低就说明氧化程度越低。
色泽:国家对色泽要求并不高,而且在消费误区,大家都觉得颜色深是油更正宗,其实不然,好的原料油才可以加工成无色的化妆品用油和医药用油及高档的凉拌食用茶油,一般来说颜色深很可能就是饼里提取(浸出)的毛油加工而成.
溶剂残留量:溶剂就是茶饼里提取油后的残留,毫无疑问,溶剂(正己烷)含量高无疑对身体健康不利,所以国家规定很严格,10PPM(也就是百万分之10以内)日本韩国要求在1PPM以内。如果你购买的油下锅后有刺激气味,那么很可能这个指标就超标准。即使标有压榨法,那也可能就是假*工艺。而这样的油颜色往往也比较深,是一个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