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滤分离是一种新的膜分离技术,技术原理接近于机械体。但是纳滤膜本体具有电荷性。这是它在极低的压力下,仍然能阻挡高脱盐性能和分子量为数百的膜,从而消除无机盐的重要原因。
和超滤和反渗透等膜分离过程一样,纳滤也是以压力差异为原动力的膜分离过程,是不可逆的过程。分离机制可以使用电荷模型(空间电荷模型和固定电荷模型)、微孔模型、近年来提出的静电排除和立体障碍模型等来解释。与其他膜分离过程相比,纳滤的优点之一是可以透析通过超滤膜的小分子量的有机物,半透膜留下的部分无机盐3354可以将“浓缩”与脱盐同时进行。
在同样的水质和环境下制造水所需的压力小于半透膜所需的压力。因此,在分离原理中,纳滤和反渗透有相似的方面和不同的方面。纳滤膜的外血耳和表面特征决定了其*的性能,对电荷和价格不同的离子有着不同的Donann电位。纳滤膜的分离机制在体成分和溶解扩散共存的同时,具有电荷排斥效应,可以有效去除2价和多价离子,去除分子量在200以上的各种物质,还可以部分去除单价离子和分子量小于200的物质。纳滤膜的分离性能明显优于超滤和微过滤,与反渗透膜相比,具有去除单位离子、减少工艺渗透、降低工作压力、节能等优点。
纳米过滤器分离在超纯制备、果汁高浓度、多肽和氨基酸分离、抗生素浓缩和纯化、乳清蛋白浓缩、纳滤膜-生化反应器耦合等电子、食品和医药产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超滤或反渗透相比,纳滤工艺对单价离子和分子量在200以下的有机物的拦截较差,二价或多价离子及分子量在200 ~ 500之间的有机物的去除率较高。根据这一特性,纳滤过程主要是水的软化、净化和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级的物质的分离、分级和浓缩(如染料、抗生素、多糖),主要是饮用水中Ca、Mg离子等硬度成分、三卤甲烷中间体、气味、色度、农药、合成洗涤剂、水溶性有机物。
纳滤膜具有热稳定性、抗酸、耐碱、内容剂等优良性质,在废水中珍贵物质的回收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各种有机废水的回收处理。例如农药废液处理、乳清和抗菌剂脱盐、电镀废液中金属回收、各种石化废水处理等。在给水处理中,纳滤膜主要用于制备软化水、饮用纯净水,能有效去除水的色度、硬度和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