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nb.) Makino
别名:五爪龙;五爪金龙;七叶胆;七叶参;绞股兰;绞服蓝;公锣锅底;甘茶蔓;公罗锅底;小苦药;白味莲;五叶绞股蓝;遍地生根;小苦草;蛇王;毛果绞股蓝;毛叶绞股兰;落花生;落地生;五叶神;五叶参;
科名:葫芦科 Cucurbitaceae
属名:绞股蓝属 Gynostemma
形态特征:草质藤本;茎柔弱,叶鸟足状5-7小叶,叶柄长2-4厘米,有柔毛;雌雄异株,果实球形,种子宽卵形,两面有小疣状凸起。
分 布:长江以南
生 境:沟旁或林下
繁殖方式:种子
习 性:阳生
药用部位:全草
药用功能:消炎退肿、活血祛风、降压
药用主治:消炎退肿、活血祛风、降压
【拼音名】 Jiǎo Gǔ Lán
【别名】 七叶胆、小苦药、公罗锅底
【来源】 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nb.)Makino,以根状茎入药。秋季采集,洗净晒干,研粉。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咳祛痰。用于慢性支气管炎,传染性肝炎,肾炎炎,胃肠炎。
【用法用量】 0.75~1克(散剂)。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绞股蓝提取物是从绞股蓝这种植物中分离出50余种绞股蓝皂甙,和人参皂甙一样,同属于四环三萜类玛皂甙。中医学认为,绞股蓝味苦、性寒,具清热解毒、补气、止咳、祛痰之功能。
从绞股蓝中分离出50余种绞股蓝皂甙,和人参皂甙一样,同属于四环三萜类玛皂甙,其中绞股蓝皂甙Ⅲ、Ⅳ、Ⅶ、Ⅻ分别和人参皂甙Rb1、Rb3、Rd、F2是同一物质,绞股蓝皂甙元V-AH与人参皂甙Rg3相同,绞股蓝皂甙I经过酶分解得人参皂甙K。药理和临床分解得人参皂甙K。
中医学认为,绞股蓝味苦、性寒,具清热解毒、补气、止咳、祛痰之功能。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绞股蓝具有降血脂、降血压、增加冠状动脉和脑血流量、抗衰老、强壮、增强免疫、护肝、镇静止痛、抗溃疡等作用,对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糖尿病、肥胖症、慢性肝炎、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溃疡病、支气管炎等多种疾病有较显著疗效。
1976年日本科学家从绞股蓝中提取出绞股蓝提取物总皂甙。绞股蓝总皂甙(Gypenoside GP)系从绞股蓝属植物中提取的皂甙混合物。其化学分复杂,基本化学结构具有人参皂甙类似骨架四环三萜的达玛烷型结构,其中部分成分与人参皂甙*相同。经过广泛的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较强的抗动脉硬化、降血脂的作用,目前开发的新药多有此功效。
动物在体内和体外实验发现GP具有显著保肝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GP能显著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患者脂质过氧化合物水平。故推论GP有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脂质过氧化物产生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效的主要机制。其中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研究较多。另外绞股蓝还有抗遗传物质DNA变异的作用,能发挥细胞自我修复损伤的能力,促使癌细胞恢复正常,防止肿瘤复发转移,对几乎所有的癌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可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因而成为抗癌植物中的一枝新秀,广泛用于防癌、抗癌。
此外绞股蓝还有消炎解毒,止咳祛痰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另外也与其它中药配伍,用于降血脂,增强机体免疫和抗癌、防衰老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研究开发的绞股蓝处方制剂主要有以下几种剂型:片剂、冲剂、合剂、口服液、胶囊剂、注射剂等。
由于在我国民间很早就有饮用绞股蓝茶的习惯,所以目前有许多厂家都在生产绞股蓝保健饮料,提取绞股蓝皂甙的企业不是非常多,但近几年有一些针对降血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药被开发出来。
绞股蓝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且我国药源丰富,充分利用开发绞股蓝药品、系列保健品将具有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