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号 | FSF1200 | |
简介 | 这是一款带预热功能的闪烧炉,配备闪烧电源,通过电极法兰将电流引入对样品施加电场,实现电场辅助闪烧工艺,相较于传统陶瓷烧结工艺,具有超快速、节能且有利于制备细晶化陶瓷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各类陶瓷的闪烧烧结工艺当中。 | |
展示视频 | ||
产品特点 | 真空度:1Pa(机械泵)或 5×10-4Pa(分子泵) 加热原件:可选择钼、铂金、钨、石墨。当选择石墨为加热原件是加热温度为3000℃ 两个加热原件之间的间隙可根据不同的样品厚度进行调整 可选配高精度红外测温仪 | |
闪烧炉参数 | 闪烧电源 | 电源参数可编程设计,可以用电脑对电流电压进行设置, 输入电压220V±10% 输出电压0~1000V;输出电流0~20A;功率6KW; 输出电压稳定度≤1% 可选配其他功率的电源 |
加热原件 | 钼、铂金、钨、石墨,当选择石墨时,温度3000℃ | |
加热速率 | ≤200℃/s | |
红外成像 (选配) | 炉体有侧面开一直径为10mm的观察窗,用于红外测温摄像,美国雷泰创新型高温红外测温仪,采用的创新型视频瞄准功能有助于直观地连续监控工艺过程,辐射率自动匹配功能可避免盲目设定辐射率。 Endurance 配套软件可保存过程温度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传感器设置。 宽广的温度量程:1000℃-3200℃ 单色或双色工作模式 | |
样品夹具 | ![]() | |
外形尺寸 | ![]() | |
预加热炉参数 | 功率 | 1.8KW |
加热区长度 | 205mm | |
炉管直径 | Dia100mm | |
电源电压 | 220V | |
加热元件 | 电阻丝 | |
热电偶 | K型 | |
温度 | 1200度 | |
额定温度 | 1150度 | |
控温精度 | ±1℃ | |
升温速率 | ≤ 30 ℃/ Min | |
推荐升温速率 | ≤ 15 ℃/ Min | |
炉膛材料 | 1、真空吸滤成型的优质高纯氧化铝多晶纤维固化炉膛。 2、采用成型,不掉渣,保温好 3、炉膛里电阻丝的间距和节距全部按日本的热工技术布置、经过热工软件模拟温场 | |
软件控制系统 | 该炉配有通讯接口和软件,可以直接通过电脑控制炉子的各个参数,并能从电脑上观察到炉子温度的显示和仪表的运行情况,炉子的实际升温曲线电脑会实时绘出,并能把每个时刻的温度数据保存起来,随时可以调出。 | |
控制方式 | 采用宇电程序控温仪表(标配) 1、30段程序控温,智能PID调节。 2、具有过温保护 断偶保护,过温或断偶时电炉加热电路自动切断,(当电炉温度超过1200度或热电偶烧断时,主电路上的交流继电器会自动断开,主电路断开,面板上ON灯熄灭,OFF灯亮,有限的保护电炉)。 3、带有485 通讯接口(选购软件时标配) 4、具有断电保护功能,即断电后再给电启动炉子时、程序不是从起始温度开始升、而是从再次给电时炉温开始升。 5、仪表具有温度自整定的功能 (更换进口仪表,需要另外付费,选购)
FP93控温仪表(日本岛电) 欧陆仪表 触摸屏仪表 | |
开门保护系统 | 该炉安装有行程开关,当炉盖打开时会自动切断电源,有效地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 |
漏电保护功能 | 该炉装了漏电空气开关,当炉体漏电时自动断电,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 |
质保期 | 一年保修,耗材除外 |
传统的陶瓷烧结方法,是指紧密堆积的陶瓷粉体在高温热驱动力的作用下,通过原子扩散排出晶粒间的气孔从而致密化的过程。在高温条件下,原子扩散作用在帮助材料致密化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晶粒长大现象。对于多晶材料,高的密实度意味着更好的力学性能,而晶粒的长大则会造成材料性能的劣化,影响材料的应用。长时间的高温烧结也使得陶瓷行业成为一种高能耗产业。
闪烧(Flash sintering)技术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电场辅助陶瓷烧结方法。“Flash sintering”一词的出现于1952年Hill的文章中,文中描述了一种在压力辅助条件下,将直流电直接通过迅速升温的金属陶瓷坯体,来制备金属陶瓷块材料的方法。
闪烧技术的工作原理,现在所说的闪烧是一个新的烧结概念,篇文献于2010年由Cologna等报道,在此文及其后续的研究论文中,作者描述了一个典型的闪烧实验平台。利用这一平台,Cologna将氧化锆陶瓷坯体通过两根铂丝悬吊在立式管式炉的热区处,铂丝将样品与电源连成回路。通过在850℃的炉内温度下对样品两端加大于40V/cm的电场,使样品因焦耳热效应迅速升温,同时发出亮光形成“flash”过程,在几秒钟之内完成致密化。
闪烧技术通常会伴随以下三个现象发生: 1.材料内部的热失控; 2.材料本身电阻率的突降; 3.强烈的闪光现象。 闪烧技术主要涉及三个工艺参数,即炉温(Tf)、场强(E)与电流(J)。对材料施加稳定的电场,炉温则以恒定速率升高。当炉温较低时材料电阻率较高,流经材料的电流很小。随着炉温的升高,样品电阻率降低,电流逐渐增大。这一阶段称为孕育阶段,系统为电压控制。当炉温升高至临界温度时,材料电阻率突降,电流骤升,闪烧发生。 由于此时场强仍稳定,因此系统功率(W=EJ)将快速达到电源的电功率上限,系统由电压控制转变为电流控制,这一阶段称为闪烧阶段。当材料电阻率不再升高时,场强再次稳定,烧结进入稳定阶段,即闪烧的保温阶段,保温阶段之后一次完整的闪烧过程结束。
与传统烧结相比,闪烧主要有以下优势: 1.缩短烧结时间,并降低烧结所需温度; 2.抑制晶粒生长,能够实现非平衡烧结; 3.设备简单,成本较低。
描述 | 数量 | 图片 |
管式炉 | 1 台 |
|
石英管 | 1根 | |
不锈钢法兰 | 1套 | |
电动升降平台 | 1台 | |
电极 | 2根 | |
样品夹具 | 1套 | |
不锈钢炉钩 | 1 根 | |
石英炉塞 | 2个 |
|
高温手套 | 1 付 | |
氧化铝坩埚 | 1个 | |
K型热电偶 | 1个 | ![]() |
COM转USB接口(选配) | 1 套 | |
说明书 | 1 份 | ![]() |
软件(选配) | 1 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