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位移监测站采用GNSS卫星定位技术和差分定位技术,对被测地点的位移进行计算,实时监测被测地点各类形变的变化趋势,如岩土松弛、局部塌陷以及隆起活动等,有效消除了卫星钟差、卫星星历误差、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等因素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提升了计算速度,保障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并且,为满足不同场合对精度的不同要求,GNSS位移监测站分为两种——高精度GNSS位移监测站和GNSS位移监测站,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
供电:太阳能
功耗 2.4W(平均功耗)
通信接口 4G,
变送器工作温湿度20°C~+60°C, 0%RI
数据上传 数据上传间隔20min
水平精度:土(2.5+0.5x105xD)mm
定位精度:(5.0+0.5x10xD)mm
①基准站和测量站之间的传输距离:一个基准站最多可对应32个测量站,GNSS位移监测站的基准站与测量站之间通信视距最远可达30千米(相当于快步步行五个多小时,骑自行车大约需要三个多小时),而高精度GNSS位移监测站采用了特殊算法处理,基准站与测量站之间无通信距离限制和对应数量限制,只要有卫星信号的地方,都可以安装部署,极大的提高了GNSS位移监测站在安装时的普适性!
优秀的抗干扰能力能够保障GNSS位移监测站在各种复杂环境下依旧可以正常工作,设备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可靠性测试,拥有耐紫外线照射、耐雨水侵蚀、耐尘、抗风等优势,无论是高山、峡谷,还是城市、工业区等,都能保障测量结果的准确性。GNSS位移监测站主要由GNSS天线、太阳能电池板、金属喷塑主控制机箱(内有主控传输模块、锂电池)和安装支架组成。便于携带到现场安装,电控箱使用抱箍固定;设备接线采用1对1对插方的式,方便快捷,谨防出错;所有的接线均在杆体内部走线,防止被环境中的鸟兽破坏;杆体自带微联孔,方便检修;安装方式既支持直接用膨胀螺丝安装,也支持地笼安装。
①基准站和测量站之间的传输距离:一个基准站最多可对应32个测量站,GNSS位移监测站的基准站与测量站之间通信视距最远可达30千米(相当于快步步行五个多小时,骑自行车大约需要三个多小时),而高精度GNSS位移监测站采用了特殊算法处理,基准站与测量站之间无通信距离限制和对应数量限制,只要有卫星信号的地方,都可以安装部署,极大的提高了GNSS位移监测站在安装时的普适性!
优秀的抗干扰能力能够保障GNSS位移监测站在各种复杂环境下依旧可以正常工作,设备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可靠性测试,拥有耐紫外线照射、耐雨水侵蚀、耐尘、抗风等优势,无论是高山、峡谷,还是城市、工业区等,都能保障测量结果的准确性。GNSS位移监测站主要由GNSS天线、太阳能电池板、金属喷塑主控制机箱(内有主控传输模块、锂电池)和安装支架组成。便于携带到现场安装,电控箱使用抱箍固定;设备接线采用1对1对插方的式,方便快捷,谨防出错;所有的接线均在杆体内部走线,防止被环境中的鸟兽破坏;杆体自带微联孔,方便检修;安装方式既支持直接用膨胀螺丝安装,也支持地笼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