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PMEC China2024

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制药网>资讯中心>媒体导读

我国移动医疗市场投资需改变风向标

2015年01月20日 16:32:56来源:中国制药网整合点击量:4422

下载制药通APP
随时订阅专业资讯

分享

    分享:

评论

  导读:近几年来,中国的移动医疗市场已经开始越来越热。在初的3年里,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创业者,采取的是传统互联网的思维,迅速扩大用户量,等到用户扩大后再采取其他方法变现。但在过去数年的发展中,这一模式遇到了很大的问题。移动医疗投资的风向出现了转变,从热衷于投资终端消费者产品转向了那些为医疗机构服务的产品。



我国移动医疗市场投资需改变风向标
  
  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目前面向医疗机构的产品还处于非常早期。这主要受制于三个因素:中国医疗体系的非公开性、移动医疗公司的专业性差以及医疗服务的供需紧张。
  
  首先,中国的医疗体制造就了用户以追逐名医为主,整体忠诚度低,可迁移成本低。无论是可穿戴设备还是预约就诊抑或是远程问诊等,终端的消费者对于终结果非常看重,服务虽然重要,如果不能达到其对结果的心理预期,消费者一样不买账。而且,由于中国医疗服务机构长期被压低,一旦向消费者收取稍高的费用,用户群基础就会变小,无法做大。这造成面向终端的模式无法做大。
  
  其次,医疗服务体系依然没有标准化。传统的养用户变现的思维更适合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中国的医疗服务信任体系缺乏,病人只认可名医或者自己认识的医生,对于其他人所提供的服务依然抱有很大的怀疑。这使得中国的移动医疗更多的需要与线下结合,大大降低了产品扩张的速度。这使得中国始终很难像美国那样将网络问诊的模式做大。
  
  再次,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依然年轻,他们对医疗的需求没有中老年人迫切。移动医疗的用户基础还建立在年轻人身上,他们大部分并不需要治疗疾病。而老年人依然还是会去医院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医疗问题。在现阶段,鸿沟依然无法填平。
  
  中国政府禁止医疗专业数据的商业化,这直接限制了很多数据挖掘公司提供专业的产品给医疗机构。移动医疗公司的医疗人才非常匮乏,医疗体制的特殊性限制了医生进入移动医疗行业,这限制了移动医疗公司的专业性,也限制了新的商业模式的拓展。中国医疗需求大,大量医生将时间消耗在平时的诊疗中,对新模式的参与度非常低。
  
  随着资金和人才的进一步投入,细分的专业市场会日益受到关注,中国的移动医疗市场必将走向繁荣。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制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QQ

咨询中心

广告咨询QQ:652787579

展会合作QQ:357275273

官方微信发布询价建议反馈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