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PMEC China2024

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制药网>资讯中心>编辑视点

挖掘市场需求 冻干机设备企业需瞄准突破口

2016年10月29日 16:47:09来源:中国制药网编辑:范颖点击量:24003

下载制药通APP
随时订阅专业资讯

分享

    分享:

评论

  【中国制药网 编辑视点】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消费品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保意识、健康意识的进一步加强,让各类药品、保健品及冻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此外,随着生物工程的快速发展,医药行业也掀起了研制新药和生物类药物的新高潮。而为了满足这些需求,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的应用规模和领域将会随之扩大,制药行业中的冻干机设备也将迎来“黄金期”,并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冻干机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笔者了解到,早在二十多年前,我国的制药水平相对于美国、西欧等“梯队”的国家来说还有很大的距离。以那时候的技术来说,我国只能处于“第三梯队”的行列中,走出显得较为艰难。在当时,国内药企若要在制药机械上“升级换代”,大部分都离不开这两条路:一条是从进口设备厂家中引进更先进的设备;另一条则是从国内的制药机械厂商中挖掘强者

中国冻干设备专家张伦照就表示,在那个时候,要求高一点的制药厂商只能选择买进口的冻干机设备来制造,因为国产技术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但进口设备又较为昂贵。此外,更主要的是涉及到申请外汇审批购买等流程,当时一些规模小的药企也根本无法购买。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回过头来看如今的冻干机市场,国内的药企已很少购买进口产品了。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是选择合资或者国产的冻干机设备,这主要还是得益于国内冻干机企业的创新发展。

只不过,并不是每个企业创新发展的道路都是平坦顺利的。在这过程中,有些企业经不住利益的诱惑,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一味地仿制生产,企图用“价格优势”来分得市场的一杯羹,终被行业淘汰。有的企业则在行业中“摸爬滚打”,凭借“仿创结合”开辟出了一条新路子,将“偷师学艺”的成果转化为经济利益,为行业中的企业提供了发展新样板。还有些企业则在做好基础生产的同时,积极顺应时代和市场的趋势,聚焦冻干机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研究和开发,占据了先机。由此看来,仿制终究是仿制,核心技术和认证始终是别人的,要想在“弱肉强食”的行业竞争中生存下来,还得把握住趋势,结合自身实际去寻找突破的新路径。

笔者获悉,就当前的冻干机设备市场来看,主要还是应用于医药、生物制品、食品、血液制品、活性物质等领域。虽说在西药干燥和针剂干燥上都有所进步,但在中药材的冻干上还有着很大的局限。但我国是药材大国,有着丰富的资源,再加之人们对中药养生的重视,以及其与的逐渐接轨,这些都让中药冻干工艺及产品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倘若企业能够瞄准这个突破口,在中药材冻干设备研发上有所创新,那将会带来可贵的商机。

除此之外,行业市场已逐渐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由资源消耗大、污染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将是冻干设备的发展趋势。

由此看来,不管是商机还是趋势,冻干机设备企业都要挖掘市场需求,把握突破瓶颈的机会,这不仅关系到其在市场中的生存问题,还关系到行业日后的发展。此外,企业在追求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也切勿忽视设备的质量问题,因为设备得好坏还影响着药品的效果和安全性。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制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QQ

咨询中心

广告咨询QQ:652787579

展会合作QQ:357275273

官方微信发布询价建议反馈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