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行业动态】近日,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发布了《关于印发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围相关药品医保支付标准的通知》。《通知》附件中共有501个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围相关药品的编码、名称、剂型、计价单位、医保支付标准等,其中既有中选厂家生产的中选药品,也包括了同通用名下的其他非中选药品。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品种尤其是生产厂家众多的品种,如苯磺酸氨氯地平产品,其医保支付标准,除了辉瑞、华润赛科、江苏黄河的相关品种医保支付标准超过1元、2元外,其他产品医保支付标准制定都低于1元,还有很多品种医保支付标准甚至低于带量采购中选价格。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带量采购对行业造成了颠 覆所导致的。据悉,此前药企定价基准是外资原研药的价格,而受其价格昂贵影响,很多国产仿制药也获得较高的定价以及较好的市场表现。但现在在带量采购的不断落地下,中选价格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品种定价基准和支付基准。而这一改变,无疑开始影响大批药品及药企。
事实上,目前在各省招采平台,受带量采购影响,无论中选不中选,药企主动或被动降价情况明显在变得越来越多。如今年8月,江苏省就发布了关于药品价格调整的公告。涉及降价的品种总共有36个,其中大多数企业降幅不大,如江西恒康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I)(商品名恒康正清) 和日本住友(江苏)枸橼酸坦度螺酮片(商品名希德)都仅降了0.01元。
但是江苏豪森、东阳光药、天方药业、艾伯维等企业却接连大降价。尤其是东阳光药,两款药价大跳水。其中,盐酸莫西沙星片在江苏从45元一盒降至6.66元一盒,降幅达85.2%。而另一产品奥美沙坦酯片,从98元降至17.08元,降幅达到81.8%。
11月,宁夏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也公布了该地区第3批国家集采未中选药品的梯度降价结果。其中,33个品种、39个规格的原研产品中有9个品种降幅超过30%,包括施维雅的盐酸曲美他嗪片、阿斯利康的富马酸喹硫平片、默沙东的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另外,还有16个产品降幅超过20%。其中,降幅较大的为礼来的奥氮平口崩片,降幅近38%。
在这些降价的企业中,阿斯利康的降价意愿相对较大,共有四个产品选择降价,包含其涉及此次集采的所有品种,并且降幅都在20%以上。
总的来说,从集采之后,众多药企在各大省市大降价可以明显看出,药企降价已经成为各地开展带量采购后的常态。目前海南、江苏、浙江、甘肃、贵州等省份都早已陆续公布常用药主动申请降价的消息,涉及品种数千个。对此,业内普遍认为,以带量采购的模式引导的药品降价,已成为行业大趋势。而在此背景下,创新药更有前景,也将越来越成为行业的发展共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