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市场分析】5月27日,博济医药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得益于近几年国家对中医药的扶持政策,公司中药类订单金额快速增长,2025年公司中药CRO业务进展顺利。这一消息不仅展现了博济医药自身业务的良好发展态势,也从侧面反映出整个中药CRO行业在国家政策东风下蓬勃发展的景象。
从国家近年来对中医药的扶持政策来看,包括:2017年,《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完善符合中药特点的注册管理制度和技术评价体系;2023年2月,国家药监局印发《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新版中药注册分类更加注重临床疗效,淡化成分,强调人用经验,这一正常缩短了中药研发周期,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和上市难度,刺激了中药企业对CRO服务的需求,大量药企因此积极投身于中药新药研发,进而催生了对专业CRO服务的强烈诉求。
与此同时,医保目录对中药持续扩容,2000年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中成药仅有575个品种,到2024年新版医保药品目录中,中成药品种数量已大幅上升至1394个。同时,中药医保谈判成功率更高,降价更温和。如在2019-2022年期间,中药医保谈判成功率分别为96%、84%、86%,均明显高于总体谈判成功率;2023年,中药医保谈判成功率约64%,高于西药的56%;降幅超过80%的中药占比为14%,低于西药的22%。医保政策的有力支持大大地拓展了中药市场空间,中药企业的市场前景变得更为广阔,也因此有更多资源投入到研发中,间接推进了中药CRO行业的发展。
从中药CRO行业发展情况来看,2023年中国医药研发外包服务(CRO)市场规模达到1014亿元,2019-202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35%,分析师预测2024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238亿元。在整体CRO行业中,中药CRO虽不是大头,但增长势头十分强劲。以博济医药为例,2023年公司新增业务合同金额达11.65亿元,其中中药类研发服务新增合同金额约3.72亿元,同比暴涨约347%。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41亿元,同比增长46.92%;归母净利润3013.51万元,同比增长71.04%;新增业务合同收入金额约8.24亿元,同比增长47.52%。大量药企在政策刺激下加大研发投入,以及中药市场不断拓展,都为中药CRO市场规模的扩大提供了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中药研发涉及多组分,药理机制复杂,目前临床有效性评价不充分,与化药相比,基于多组分多靶点的作用机制以及传统中医理论,其研发难度更高,这对CRO企业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储备提出了尤为严苛的要求。并且,相较于化药CRO等成熟领域,中药CRO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行业规范和标准尚不完善,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体系,导致市场上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影响行业整体发展。
不过,挑战之下亦有机遇。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预计未来中药CRO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随着更多中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及上市后临床研究需求的释放,中药CRO企业的业务量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行业竞争加剧将促使一些规模较小、技术实力较弱的CRO企业被淘汰或被大型企业整合,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也将加快制定和完善行业规范与标准,推动中药CRO行业朝着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此外,CRO企业不断加大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融合传统中药研究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将提升中药研发效率和质量。
展望未来,中药CRO行业有望在政策持续推进、市场不断成熟以及技术创新发展的背景下,迎来更稳健的发展,成为推动中药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