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状况监测站:定位路面隐患以缩短维修响应时间,提升市民出行体验【型号推荐:TH-LMZK1,物联网一体化设备,云境天合支持定制服务】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道路病害引发的安全隐患与通行效率问题日益凸显。传统路面巡检依赖人工视觉判断,存在主观性强、漏检率高、响应滞后等弊端,难以适应智慧交通对路面健康状态的实时管控需求。路面状况监测站通过多维度传感器融合与物联网技术,成为道路安全的“全天候哨兵"。该设备搭载毫米波雷达、三维激光扫描仪及高清摄像头,在固定点位或移动巡检平台实时采集路面平整度、裂缝分布、坑槽尺寸等参数,并结合车辆荷载数据构建路面力学模型。其核心优势在于精准定位与快速响应:传感器阵列以毫米级精度识别病害位置,通过边缘计算模块在本地完成病害分级评估,同步将定位信息、病害类型及严重程度上传至云端平台。养护部门可通过AR实景地图直观查看隐患分布,系统自动生成维修优先级排序与资源调度方案。例如,对影响行车安全的裂缝、塌陷等紧急病害,可即时触发应急抢修流程,显著缩短从发现到修复的周期。这种“智能感知-精准定位-高效处置"的闭环机制,不仅降低了道路事故风险,更提升了市民出行的舒适度与安全感。

一、产品简介
路面状况监测站采用遥感技术,避免了对道路的破坏,从而不会因为安装道路气象站引起的对交通的干扰。
在埋入式路面传感器不便或不能安装的路面条件下,遥感安装,意味着不需要封闭道路、不需要切割路面,安装工作既安全又方便。维护量少,是道路气象系统组成中一项理想选择。
它既可以安装在现有的气象站上,也可以安装在路面视野无遮挡的其他建筑物上。
多光谱测量技术使得能准确检测道出道路表面结冰、积雪和积水的厚度。
通过提供路面条件信息,为道路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在道路安全出现险情之前,采取响应措施。
二、系统组成:路面状况传感器、采集器、立杆支架、供电系统、云平台
三、产品应用
1.远距离安装桥面
2.事故多发区域
3.车流量大的区域
3.雨雪多发地区
四、产品特点
1.远距离测量路面积水、冰和雪
2.测量路面状态
3.测量积水、冰面、湿滑程度
4.非埋入式设计
5.抗锈蚀
6.红外检测最远15米
7.无需封闭车道,安装维护简单
8.坚固设计,全天候测量
五、技术参数
检测距离及检测区域直径 | 2-8米;23cm |
对水平线的安装角度 | 30-80度 |
电源及功耗 | DC12-24V; 0.6W |
工作温度和湿度 | 温度:-40 ºC 至 +60 ºC ; 湿度:0 至 95% |
积水厚度 | 0-10 mm |
覆冰厚度 | 0-2 mm |
积雪厚度 | 0-2 mm |
湿滑程度 | 0.01(湿滑)-0.82(摩擦强) |
路面状态报告 | 干燥、 潮、 湿、 雪、 冰、 冰水混合 |
公路天气现象(选配) | 路面温度: -40 ºC 至 +60 ºC |
天气现象: 雨;雪;大雾 |
路面材料 | 混凝土、沥青路面 |
通讯 | RS485、RS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