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
绿茶粉的制作过程又可细分成二种:炒菁绿茶粉:其系一般清香生茶,如包种茶,色泽呈暗绿,风味较烈并带有苦涩味,其制造过程为:新鲜茶菁→炒菁(机)→揉捻(机)→乾燥(机)→粉碎(机)→成品。一般的粉碎机,粉碎绿茶不能达到绿茶粉所需的目数,我厂有款超微粉碎机,能将绿茶粉碎成200目以上。zui大限度地保持茶叶原有的天然绿色以及营养、药理成分,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除供直接饮用外,可广泛添加于各类面制品(蛋糕、面包、挂面、饼干、豆腐);冷冻品(奶冻、冰淇淋、速冻汤圆、雪糕、酸奶);糖果巧克力、瓜子、月饼馅料
-
片剂应符合下列要求:(1)含量准确。(2)重量差异、崩解时限、溶出度或释放度、含量均匀度等应符合规定。(3)硬度适中,对于非包衣片,应符合片剂脆碎度检查法的要求,防止包装贮运过程中发生磨损或碎片。(4)外观完整光洁,色泽均匀。(5)性质稳定,贮藏期内不变质。(6)符合卫生学要求。(7)其他:植入片应无菌,含片、舌下片、咀嚼片应有良好的口感等。如果想了解更多片剂生产知识,请登录我公司:或直拨制药工艺部:咨询,我厂将为您提供更专业的技术服务!
-
大蜜丸是常见的中成药剂型,它除了服用有点麻烦、剂量有点大外,优点还是非常多的,首先,大蜜丸宜于吸收消化,尤其是对脾胃虚弱者、老年人、儿童,服用大蜜丸要优于服用除口服液外的其它口服剂型。其次,大蜜丸易于保存,保质期长,不添加药用防腐剂。蜂蜜具有保鲜性,本身不会腐败,是难得的对身体有益的抗菌防腐剂。约50%的炼蜜与约50%的原药粉制成的大蜜丸,装入塑料壳内吊蜡密封,使得大蜜丸在中成药剂型中的保质期zui长,为5年。第三,大蜜丸多为原粉制剂,适合贵细原料药材和含不易提取加工成分的中药材,使得药效更好。
-
中药颗粒剂是在汤剂和糖浆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剂型。它开始出现于70年代,由于辅料中蔗糖占有相当的比例,又被称为干糖浆。后由于出现了块状型式但与颗粒剂一样可冲服,故又称为冲剂。该剂型携带服用方便,在80年代的中药工业生产中曾以年递增41.9%的速度发展。1995版中国药典将1990年版“冲剂”重新定义为“颗粒剂”,使颗粒剂定义更为科学化。中药颗粒剂zui初多含药材细粉,工艺多凭经验而定。随着制剂质量要求的提高,制粒新设备的引入,新辅料的发掘和应用,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无论从提取工艺,成型工艺都有了很大的
-
水丸包衣的方法方法类似于片剂包衣。即将已经充分干燥的丸粒放入包衣锅中,转动锅体,加入适量的粘合剂,搅拌均匀,待丸粒表面呈毛刺状且丸心润透时,加适量的包衣粉,搅拌均匀,使衣粉全部裹附于丸粒表面,再加粘合剂,加粉,如此反复5~6次,至包衣粉全部上完为度。取出低温干燥(一般风干即可)。放入溜袋(约长3m、宽35~40cm的布袋)或包衣锅内,加入适量虫蜡粉,让丸粒互相撞击摩擦,使丸粒表面磨光且亮时,即可取出分装。如果想了解更多水丸包衣知识,请登录我公司:或直拨制药工艺部:咨询,我厂将为您提供更专业的技术
-
一、母丸:母丸为泛丸的基础颗粒,是制作水丸的关键。先将少许冷开水或喷或抹于药匾(水丸筛)内,随即撒入少量药粉,使药粉全部湿润并均匀粘附后,用干燥刷子将药粉缓缓刷下,形成细小潮湿颗粒,再加入少量药粉,使颗粒随着药匾的摆动,逐渐加大滚圆。如此喷水加粉反覆操作约二十次,即有细丸出现。二、泛丸:取母丸按上述方法在药匾中反覆操作,加入药粉及粘合剂,约二十次可成紫苏子大小之中丸,再泛一百次可成标准大小之水丸。注意药匾之摆动,务使水丸之表面光滑,大小均匀。三、干燥:制成的水丸,应及时于低温下烘干,含有芳香性药
-
超微粉碎一般是指将物料颗粒粉碎至粒径在30μm以下的一种粉碎技术。物料处于超微状态时,其粒径尺度介于原子、分子和块粒之间,有时被称为物质的第四态。超微粉碎技术通常又可分为微米级粉碎(1~100μm)、亚微米级粉碎(0.1~1μm)、纳米级粉碎(0.001~0.1μm,即1~100nm)。在中药资源开发中应用的超微粉碎技术一般达到微米级粉即可使组织细胞壁结构破坏,获得所需的物料特性。颗粒的微细化导致的表面积和孔隙率增加、细胞壁的破坏使超微粉体具有*的物理化学性能,如良好的吸收性、吸附性、溶解性、化
-
蜜丸好制,把适量的蜜在锅里熬成棕红色时候去沫,加中药粉搅合即成,水丸,把细中药粉放在平底无孔的药筛里,向药粉上洒细水滴,园型摇筛,即有小丸,根据自己的需要调定大小就可以了。如果想了解更多蜜丸知识,请登录我公司:或直接制药工艺部:咨询,我厂将为您提供更专业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