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 联系人:
- 程成
- 电话:
- 021-60348496
- 手机:
- 18121453965
- 传真:
- 021-51632657
- 地址:
- 上海市松江加工园区
- 网址:
- www.qiyibio.com
扫一扫访问手机商铺

微信扫码进入微名片
-
03
2020年
09月 -
研究发现,花生红衣中提取的多酚类活性物质原花青素-B2(OPC-B2)是一种新型AKT别构抑制剂,可与AKT直接结合并抑制其磷酸化,发挥抗肿瘤活性;AKT蛋白上Lys297和Arg86在OPC-B2与AKT间的结合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可能为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潜在治疗策略。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现在临床上有多种药物用于治疗肝癌,但耐药性的问题会引起化疗的失败。因此,深入研究肝癌发病机制、开发安全有效的药物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OPC-B2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多酚黄酮类化合物,由【查看全文】
-
17
2019年
09月 -
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章海兵研究组的新研究成果“UbiquitinationofRIPK1suppressesprogrammedcelldeathbyregulatingRIPK1kinaseactivationduringembryogenesis”。该研究揭示了重要激酶蛋白RIPK1通过K376位点的泛素化修饰,调控细胞生存与死亡命运转换的关键分子机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细胞死亡是多细胞生物体维【查看全文】
-
12
2019年
08月 -
北京协和医院尹佳教授说,食物过敏的发病在呈逐年增高趋势,在低龄人群尤为明显。食物过敏可出现皮肤、胃肠道、呼吸道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的窒息和休克症状。对出现致命症状的恐惧让某些食物过敏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食物过敏尚无有效的*方法,避免食用致敏食物以防发病和急诊抢救仍是目前主要可行的措施。因此,的诊断非常重要。”尹佳认为,人们对食物过敏的认知总体较为有限,部分医生经验不足、诊断方法不当,存在过度诊断倾向,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不必要的恐惧和焦虑,增加了疾病负担。她说,皮肤点刺试验、过敏原特【查看全文】
-
24
2019年
07月 -
植物在与微生物病原体协同进化过程中进化出高度复杂的先天免疫系统来抵御病原体的感染。研究发现植物由flg22PAMP诱导的分泌蛋白能够对Psedumonassyringae生长产生直接抑制作用,为植物分泌蛋白参与细菌生长抑制提供了研究基础。进一步的遗传学实验证明了免疫诱导分泌的天冬氨酸蛋白酶SAP1和SAP2对植物抗菌免疫起到促进作用。有趣的是,与以前研究发现不同,SAP1和SAP2过表达植株在产生强细菌抗性的同时,并不影响植物发育与产量。研究表明,SAP1及SAP2能够直接降解细菌生长重要因子M【查看全文】
-
23
2019年
07月 -
近日,日本的研究人员成功编辑了植物线粒体DNA,这可能会带来更安全的食物供应。领导这项研究的东京大学分子植物遗传学家、助理教授Shin-ichiArimura开玩笑地说:“当看到水稻植株‘更有礼貌’时,我们知道自己取得了成功。因为它深深地鞠了一躬,穗多的水稻才会出现这样的弯曲。”研究人员希望利用这项技术来解决目前作物中线粒体遗传多样性缺乏的问题,这是食物供应中潜在的破坏性弱点。他们还利用该技术创造了4个水稻新品种和3个油菜新品种。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植物线粒体基因组意味着什么?1970【查看全文】
-
11
2019年
06月 -
一直以来,抗生素在治疗细菌性的感染、预防疾病传播和将感染的严重并发症减少至较低程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曾经挽救了无数生命,但也会因使用不当增加耐药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在这场细菌与抗生素的“战斗”中,“知己知彼”成为科学家对付各类新型疾病的不二法门。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沈建忠团队发现了新型替加环素高水平耐药机制,间接地对四环素类药物,尤其是金霉素和土霉素作为抗菌促生长剂在畜禽养殖业中的使用起到了警示作用。相关研究日前发表在《自然—微生物学》上。筑造健康防御塔土霉素片、【查看全文】
-
21
2019年
05月 -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有没有觉得不少西红柿味道寡淡、不太好吃?一个由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中国农业科学院等机构科研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新近发现了与西红柿味道有关的基因,有望帮助培育味道更好的西红柿品种。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自然·遗传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对725个人工栽培和野生西红柿品种进行基因组测序,发现一个名为TomLoxC的基因对西红柿味道非常重要。以往对西红柿基因组进行的测序只针对少量植株,不能体现不同品种的差异。新研究包含多个品种信息的“泛基因组”,能更全面地反映一个物种的基因组构成,【查看全文】
-
04
2019年
01月 -
为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充分展示和宣传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组织22家成员学会推荐,经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以及临床医学等领域同行专家评选与审核,现向社会公布2018年度“中国生命科学*进展”评选结果(排名不分先后)。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2018年12月29日天然免疫应答与炎性反应的新型调控机制机体的天然免疫应答是“阴阳平衡”的动态过程。有哪些分子激活天然免疫应答和及时终止免疫炎症反应,是免疫学领域前沿研究热点。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