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 联系人:
- 程成
- 电话:
- 021-60348496
- 手机:
- 18121453965
- 传真:
- 021-51632657
- 地址:
- 上海市松江加工园区
- 网址:
- www.qiyibio.com
扫一扫访问手机商铺

微信扫码进入微名片
-
05
2018年
06月 -
为什么有些人对于打针若无其事,有些人却疼痛难忍?记者4日从西安交通大学获悉,该校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神经和疾病研究中心科研人员近日证实脑内存在感觉调控皮层向脊髓的直接投射,参与脊髓痛觉信息的增强效应。同时,该效应与脑干痛觉调控系统不直接相关。此项研究成果论文发表在一期的《自然·通讯》上。西安交大科研人员通过综合利用在体脊髓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形态学追踪、免疫电镜以及光遗传学技术等发现前扣带回(ACC)存在向脊髓的直接投射,且直接增强脊髓的兴奋感觉信息传递。ACC可能通过直接投射至脊髓或经脑干介导至脊【查看全文】
-
01
2018年
06月 -
1.Cell:重磅!很多器官和组织正常发育根本不需细胞凋亡doi:10.1016/j.cell.2018.04.036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证实尽管细胞凋亡整体而言对健康发育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很多器官和组织并不需要细胞凋亡来正常发育。很明显,细胞凋亡在发育期间并不像之前认为的那样重要。这一发现可能重写我们对凋亡在胚胎发育和先天性出生缺陷中发挥作用的理解。这项还提示着细胞死亡过程发生异常可能导致一些常见的人类出生缺陷,如脊柱裂、心脏血管缺损和腭裂。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5月17日【查看全文】
-
28
2018年
05月 -
石墨烯和金对我们的健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测试新药,更准确地将药物送到人体需要的部位,甚至监测并控制癌症的发展。zui近在《ScienceAdvances》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中,科学家们想出了如何用光和石墨烯对人类心脏细胞进行实验,从而在实验玻璃皿中模拟心脏跳动的环境。目前为止,所有正在开发中的药物都需要在心脏细胞上进行实验测试,以确保诸如止痛药导致心脏病发作等事故不会发生。实验中,这些心脏细胞会在实验玻璃皿或塑料实验皿中培养生长。但是这样的实验环境与实际的心脏跳动有一个很大【查看全文】
-
25
2018年
04月 -
华东师范大学程义云团队将含氟高分子成功应用于蛋白质胞内递送,在多种细胞中实现了的蛋白质递送。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中超过70%难以通过细胞膜,这为蛋白质类药物的开发以及新蛋白质的功能研究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如何将蛋白质分子、安全地递送到目标细胞,对于蛋白质治疗以及基础生物学研究至关重要。在这项研究中,程义云课题组采用材料库的策略,从头筛选适用于蛋白质递送的含氟高分子材料,将不同的含氟小分子化合物接枝到聚乙烯亚胺上,得到了一个含氟高分子材料库,并对库中高分子材料的蛋【查看全文】
-
04
2018年
04月 -
左侧部分展示了本研究提出的视觉科学关键问题及其研究方法,右侧部分呈现了主要实验结果。3月30日,《神经元》(Neuron)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局部和整体物体感知中脑区精细视觉的脑机制》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创新中心、灵长类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王伟研究组完成。视觉科学的中心问题是探索从局部到整体的跨脑区视觉信息整合的脑机制。该研究通过在非人灵长类猕猴大脑视皮层V1、V2和V4三个脑区进行群体神经元和单细胞神经元记录【查看全文】
-
30
2018年
03月 -
包围着细菌的细胞壁阻止它们遭受外部袭击,也因此它长期以来一直是药物治疗的诱人靶标。确实,现代医学中的一些zui可靠的抗生素消除有害细菌杀伤力的机制就是破坏构建这种保护性的细胞壁的蛋白。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仅了解一种制造细胞壁的蛋白家族:青霉素结合蛋白家族。直到2016年时,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已发现一个之前未曾料想到的调节细胞分裂和细胞形状的蛋白家族(即SEDS)有一个秘密技能:构建细菌细胞壁。在该研究小组的早前研究中,他们发现作为SEDS蛋白家族的一个成员,RodA是一种肽聚糖聚合酶【查看全文】
-
14
2018年
03月 -
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与母乳喂养或食用婴儿配方牛奶粉的婴儿相比,食用配方豆奶粉的婴儿的系统细胞和组织会有一些不同。研究人员指出,这些差别非常轻微,但科学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配方豆奶粉对婴儿身体产生的长远影响。一些不能母乳喂养的母亲由于担心孩子食用配方牛奶粉会出现牛奶过敏、乳糖不耐受等问题,选择配方豆奶粉作为替代。但是,大豆蛋白包含了一种类似雌激素的化合物——染料木黄酮,会改变内分泌系统,并可能干扰激素的正常发展。动物实验显示,染料木黄酮会导致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异常,但是科学界还不太了解染料木黄酮对人类【查看全文】
-
28
2018年
02月 -
一个科研团队的研究报告说,通过绘制大象基因组图谱,他们发现大象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复杂,曾存在广泛的种间杂交。这项研究由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典等国的研究人员联合展开,他们对现存和已灭绝的象类的14个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其中已灭绝的有美洲乳齿象、古棱齿象、哥伦比亚猛犸象和真猛犸象,现存的有亚洲象、非洲森林象和非洲草原象。这项26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研究显示,古棱齿象混合了古非洲象、真猛犸象和非洲森林象的基因。此外,哥伦比亚猛犸象和真猛犸象之间也有杂交现象,尽管两者体型和栖息地不同。研究【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