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加工食别的冻干机优化品类
市面上的冻干机设备大多根据其加工食材类别进行分类,而并未根据具体应用情境设立应用模式,即现如今的冻干机设备往往对原料采取“一视同仁"的处理方式,这不利于保持食材的营养,还有可能使食材在加工过程中变质。
不同的原材料具有不同的比热容、导热性质和密度,又因为其重量和厚度的不同,冷冻和干燥的适用时间也不同,如草菇的共晶点为 -23 ℃,共熔点为 -20 ℃;而胡萝卜的共熔点为 -15 ~ -14 ℃,这也就是说同一机器并不能同时满足二者的冻干加工要求。不同的原料也对不同的冻干机有不同的要求,以芦荟凝胶为例,其结晶点和共熔点分别为 -12 ℃和-2 ℃,但是为了使凝胶的特性不发生改变,芦荟凝胶在真空干燥时的温度必须维持在 20 ℃以下。
我国现在的冻干机市场有待持续优化,设备技术性能有待提高,冻干机类型相对单一,其作业形式主要还是间歇式冻干处理方式。
首先,冻干机设备生产商需要根据具体食材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模式,例如,机器的时间、温度设定均要具备可调控性,加工模式应该具备自动加工和人工设定两种。冻干机设备生产商还应该外冻干技术设备的长处,对国内设备进行一定改良。加工商也要对生产原料有一定的了解,针对加工原料的不同选定具体的机器,通过多次实验,选取出既能够保存食材的营养还能降低生产成本的加工方式。
以草莓的冻干加工处理为例,其冷冻温度和共熔点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生产商应该根据其特殊性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草莓冻干商品的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