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聚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技术文章>>脑电图机的发展历程
脑电图机是用来测量脑电信号的生物电放大器。主要有视频脑电图仪、数字脑电图仪以及动态脑电图仪等。
脑电图机的定义是用来测量脑电信号的生物电放大器,可辅助临床对脑部疾病进行诊断。
脑电图机的发展历史
1875年,英国外科医师卡顿对动物暴露脑进行了电流直接记录,将电极直接插入猴头的颅内以检测脑内电流活动情况。
1903年,德国医学家贝格尔受这些成就的启发,开始脑电流记录实验,取得了成功,他把记录人脑电图的方法命名为脑电图描记术,成为脑电图临床应用的开端。
1934年,阿德里昂和马泰乌斯改进了脑电图描记术,从而使它可以诊断某些类型的癫痫及精神错乱症和肿瘤,以及进行颅内病变的检测和大脑病变的区域定位。
20世纪40年代后在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950年,波泽和舒伯弗里开始了脑电阻图的应用,这项检查主要用于脑血管病的辅助诊断。
动态脑电图仪于1978年问世,该技术已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是一项成熟而有效的诊断方法。
与传统的静态脑电图相比,动态脑电图技术的显著优势在于:动态脑电图仪可供受检者在日常生活环境中佩戴使用,完成24小时全部脑电活动记录,随后由计算机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回放,使偶发的一过性大脑瞬间障碍的脑电活动得以再现,以确定发作与环境、时间、诱因和个人状态的关系。
脑电图机的工作原理:
将微弱的生物电信号通过电极拾取、放大器放大,然后通过记录器绘出图形。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制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