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原料药机械|制剂机械|药品包装机械|制冷机械|饮片机械|仪器仪表|制药用水/气设备|通用机械

技术中心

制药网>技术中心>重点推荐>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生物技术产品的安全性考量——病毒安全性评价

来源:香港奥星集团   2020年05月26日 09:55  

篇首语

控制内源性和外源性的潜在病毒污染

前言

来源于细胞系的生物技术产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存在病毒污染的危险性,这种污染在临床上会产生严重后果。污染可能来自于原细胞系本身,也可能是在生产过程中偶然带入的外源型病毒。在许多情况下,要确定终产品是否受到病毒污染,不能单凭是否能够直接测到病毒而定,还需证明所使用的纯化方法是否能有效的清除和灭活病毒。

对病毒进行控制和检测

  • 控制动物:控制用于制备细胞库的细胞来源的动物自身带有的内源性和外源性病毒。
  • 严格生产用细胞库的病毒检测:包括主细胞库、工作细胞库以及达到体外传代限度的细胞,应进行内源性和非内源性病毒的全面筛查。如果细胞来源于人或非人灵长目动物,还需要进行如引起免疫缺陷性疾病和肝炎的人源病毒检测。
  • 细胞培养结束时对混悬液的病毒检测:对多批混悬液进行病毒污染检测,更能反映出混悬液是否污染及病毒污染的程度,ICH Q5建议从至少三批混悬液中抽取样本。
  • 所使用的检测方法应有足够的灵敏度,检测方法包括:

对病毒检测结果采取行动方案,包括工艺评价、病毒清除鉴定、纯品的病毒试验。行动方案中要考虑到各种情况,其中必须用非特异模型病毒对病毒清除情况进行鉴定。

 

  • 含有啮齿类动物逆转录病毒以外的病毒,无证据证明对人有感染性;
  • 检测出已知的人致病源病毒
  • 检测到未知病毒
  • 未发现病毒,病毒样颗粒或逆转录病毒样颗粒;
  • 仅存在啮齿类动物病毒

 

对病毒进行清除研究

通过病毒清除研究,验证工艺步骤对病毒去除/灭活的效果。在评定每一工艺步骤时,都应说明使病毒失去感染性的机制,明确究竟是去除还是灭活。对于灭活步骤,在不同的时间点取样并作灭活曲线。

生产工艺对病毒的清除能力用病毒下降因子log滴度来表示,尽管残留的病毒感染性可能已大大降低,但绝不会降至0。由于不同种类的病毒,消除机制可能会不同,尤其需注意检测方法灵敏度。生物制品临床研究和上市后的追踪观察,对确认病毒安全性具有直接证明作用。通过血清学或培养分离等临床检测,发现和验证生产过程中未能检出的新病毒及感染特征。

结语

对于来源于人或动物组织细胞来源的生物技术产品/生物制品的病毒安全性,其控制应从源头抓起,防范意识应贯穿于整个药品生产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ICH Q5A(R1) Viral Safety Evaluation of Biotechnology Products Derived from Cell Lines of Human or Animal Origin. Current Step 4 Version, dated 23 September 1999
  2. USP <1050> Viral Safety Evaluation of Biotechnology Products Derived from Cell Lines of Human or Animal Origin
  3. CDE 生物组织提取制品和真核细胞表达制品的病毒安全性评价技术审评一般原则;2005年12月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制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