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级壳聚糖简述壳聚糖是自然界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丰富的生物聚合物,分布十分广泛,主要分布于许多低等动物特别是节肢动物如虾、蟹、昆虫等外壳,也存在于低等植物如菌藻类和真菌的细胞壁中。壳聚糖可由甲壳质(chitin)脱去乙酰基而制得。在100℃和40%NaOH的条件下,对甲壳素进行作用,则产生脱乙酰基反应,从而得到壳聚糖。这是一种白色或灰白色的半透明片状固体,不溶于水和碱,而溶于大多数的稀酸,包括甲酸、乙酸和盐酸。壳聚糖的分子结构与纤维素分子结构相似,所不同的只是在C2位上连接的是一个氨基(—NH2)。故对纸中的纤维产生亲和力,发展而成离子键结合和较强的氢键结合。而且壳聚糖的成膜性好,有利于提高纸的表面强度,因此成为特种纸的增强剂之一。壳聚糖呈粉末状态,无味、无臭,水溶液有些辛辣感。将壳聚糖添加于食品中,进行汤煮和一定程度的煎炸、焙烤等加热处理,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在有氮气保护下,加热至250℃也不会发生分解现象。
药用级壳聚糖简述
【性状】本品为类白色粉末。 本品在水中微溶,在乙醇中几乎不溶。 黏度 取本品1.0g,精密称定,加1%溶液100ml,搅拌使*溶解,用NDJ-1型旋转式黏度计,依法检查(通则0633第三法),在20℃时的动力黏度应为标示量的80%~120%。 【鉴别】(1)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品的图谱一致(通则0402)。 (2) 取本品0.2g,加水80ml,搅拌使分散,加羟基乙酸溶液(0.1→20)20ml,室温下缓慢搅拌使溶液澄清(搅拌约30~60分钟),加0.5%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5ml,生成凝胶状团块。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