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原料药机械|制剂机械|药品包装机械|制冷机械|饮片机械|仪器仪表|制药用水/气设备|通用机械

技术中心

制药网>技术中心>操作维修>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温度设备验证合格判断标准介绍

来源:   2011年09月01日 16:22  
  干热灭菌
  
  评价干热灭菌过程的相对灭菌能力的F0值是将时间与温度条件的改变折算成170℃时的相当时间,同时设定Z值为20℃即FH值。BP1993年版规定仅以灭菌为zui终目的的干热灭菌系统,必须保证其zui小的FH值大于170℃60min。干热除热原一般在连续法中(如隧道灭菌除热原系统)采用的温度常常高于或等于300℃,在间歇法中(如干热灭菌柜)采用的温度常常高于或等于220℃,但必须保证其暴露实际温度和时间相当于250℃超过30min。(GMP验证指南2003P248)
  
  一般情况下,腔室内各点的温度值均不应低于设备自身控制系统的温度值。美国药典USPXXIII指出,对于运行温度高于250℃的干热灭菌、除热原系统而言其灭菌腔室内空载热分布的可接受的合格范围为±15℃。(GMP验证指南2003P253)
  
  灭菌程序赋予被灭菌品标准干热时间FH≥30,灭菌温度系数Z值在干热灭菌灭菌时取值为20℃,在去除热原时,Z值取值为54℃(GMP验证指南2003P319)
  
  对于验证方案,由于各个公司的要求不一样,因此方案也有很大不同,有的只是为了看一看灭菌柜的温度大致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就行了,有的要和接轨,验证按国家GMP或美国FDA标准严格验证,一些外资企业光做空载热分布就做二十多个循环,因为不同的探头码放方式可能有不同的冷点,而满载实验更复杂,不同的装载量对冷点的影响是很大的。验证方案应包括被验证设备生产厂家,设备号、型号;验证设备的名称、型号、证书(NIST精度可追溯)、校正设备等,探头布置图,验证总结,操作主管等相关人员。
  
  FH值是指干热灭菌中的杀菌热力强度(分),是参照基准温度T0=170℃下的标准干热灭菌时间。
  
  FH的计算公式如下:
  
  FH=计算灭菌时,Z取20℃;除热源,Z取54℃。
  
  FH值的计算解释
  
  *部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制药机械行业标准JB/T20093-2007《抗生素瓶表冷式隧道灭菌干燥机》中所论及:干燥灭菌的杀菌热力强度FH(min),系参照基准温度T0=170℃下的标准干燥灭菌时间得出。合格标准为FH≥1365。计算公式如下:
  
  FH=∑△t10(T1-T0)/z
  
  式中:T1——实测温度;
  
  T0――为灭菌保证温度170℃
  
  Z――温度变化升高的灭菌率,去热原为54,灭菌为20
  
  △t――灭菌时间,如每半分钟那个取一个数据,5min中计算FH值为10个数据,则△t为0.5。
  
  将FH值累加起来就是该通道5min的FH值(如每半分钟取一个数据,5minFH为10个数据相加)
  
  第二部分
  
  老式的干热灭菌机是按照实际灭菌温度260度设计的所以其灭菌30分钟后,FH值计算所得为∑10(260-170)/54=1392,结果大于1365。
  
  新型的干热灭菌机则是按照实际灭菌温度320度设计的所以其灭菌5分钟后,FH值计算所得为∑10(320-170)/54=2997。
  
  目前,严复科技所提供的ValteSoft4.3版本的软件中,干热灭菌(除热原)验证中我们所取的T0为170℃或250℃,Z值可取20、46.4、54等。可供企业不同需求调节选取。所以在实际使用中请客户自行调节T0的温度值及Z值。
  
  干热灭菌监测方法
  
  1)指示菌株: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9372),菌片含菌量为5.0×105cfu/片~5.0×106cfu/片。其抗力应符合以下条件:在温度160℃±2℃时,其D值为1.3min~1.9min,存活时间≥3.9min,死亡时间≤19min。
  
  2)检测方法:将枯草杆菌芽孢菌片分别装入灭菌中试管内(1片/管)。灭菌器与每层门把手对角线内,外角处放置2个含菌片的试管,试管帽置于试管旁,关好柜门,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待温度降至80℃时,加盖试管帽后取出试管。在无菌条件下,加入普通营养肉汤培养基(5ml/管),以36℃±1℃培养48h,观察初步结果,无菌生长管继续培养至第七日。
  
  3)结果判定:若每个指示菌片接种的肉汤管均澄清,判为灭菌合格,若指示菌片之一接种的肉汤管混浊,判为不合格,对难以判定的肉汤管,取0.1ml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用灭菌L棒涂匀,放36℃±1℃培养48h,观察菌落形态,并做涂片染色镜检,判断是否有指示菌生长,若有指示菌生长,判为灭菌不合格;若无指示菌生长,判为灭菌合格。
  
  湿热灭菌
  
  无菌粉针湿热灭菌系统的验证:无菌分装用的胶塞、设备零部件、工具、容器、及无菌服等一般都是经过高压灭菌器灭菌后转移到无菌生产区使用的。
  
  标准:在zui大负载状态下,热穿透试验的结果达到zui冷点灭菌物品的暴露时间为121℃≥15min,即F0≥15。(P255-266)
  
  建议灭菌程序:
  
  无菌工作服121℃35min
  
  T形胶塞、铝盖121℃40min
  
  可拆洗的大容量注射剂及小针配制罐等121℃40min
  
  过滤器121℃40min
  
  (P354)
  
  热分布试验应用至少10支或10支以上经过校正的标准热电偶在空载状态下连续进行3次或3次以上试验,以证明空载灭菌器腔室内各点(包括zui冷点)的温度在每次灭菌程序运行过程中的差值≤±1℃.(P256)
  
  当产品达到灭菌温度直至冷却开始的过程中,温度变化应当保持在±0.5℃以内。
  
  对实验数据作统计分析,zui冷点和腔室平均温度间差值应不超过±2.5℃,如果超过说明设备性能太差或存在某种故障。有好的热分布状态,冷点的F0值和产品F0平均值之间的差值不超过2.5(P352-354)
  
  温度干井的加热温度分别设定为:灭菌温度-10℃、灭菌温度、灭菌温度+10℃,测量记录的时间间隔为10S。
  
  热分布均匀性,灭菌工艺规定的阶段时间是对瓶内药业进行升温、保温、降温的整个灭菌过程中,在灭菌柜内部任何一点的温度都应达到工艺规定的温度。特别是恒温阶段,温差应≤0.5℃.(药品GMP验证教程P273)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制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