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原料药机械|制剂机械|药品包装机械|制冷机械|饮片机械|仪器仪表|制药用水/气设备|通用机械

技术中心

制药网>技术中心>技术原理>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应用

来源:上海美析仪器有限公司   2023年02月15日 09:26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理是将待分析物质以适当方法转变为溶液,并将溶液以雾状引入原子化器。此时,被测元素在原子化器中原子化为基态原子蒸气。当光源发射出的与被测元素吸收波长相同的特征谱线通过基态原子蒸气时,光能因被基态原子所吸收而减弱,其减弱的程度(吸光度)在一定条件下,与基态原子的数目(元素浓度)之间的关系,遵守朗伯-比耳定律。被基态原子吸收后的谱线,经分光系统分光后,由检测器接收,转换为电信号,再经放大器放大,由显示系统显示出吸光度或光谱图。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检测系统和显示系统等部分组成。能够进行常量和痕量无机元素的分析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型号繁多,不同型号仪器性能和应用范围不同。

AA-1800FCD.jpg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析现已广泛用于各个分析领域,主要有四个方面:理论研究、元素分析、有机物分析、金属化学形态分析。

  1、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原子吸收可作为物理和物理化学的一种实验手段,对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能进行测定和研究。电热原子化器容易做到控制蒸发过程和原子化过程,所以用它测定一些基本参数有很多优点。用电热原子化器所测定的一些有元素离开机体的活化能、气态原子扩散系数、解离能、振子强度、光谱线轮廓的变宽、溶解度、蒸气压等。

  2、元素分析中的应用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由于其灵敏度高、干扰少、分析方法简单快速,现巳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生化、地质、冶金、食品、环保等各个领域,目前原子吸收巳成为金属元素分析的强有力工具之一,而且在许多领域作为标准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地质和冶金分析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取代了许多一般的化学分析,而且还与X-射线荧光分析,甚至与中子活化分析有着同等的地位。目前原子吸收法也用来测定地质样品中70多种元素,并且能够达到足够的灵敏度和很好的精密度。钢铁、合金和高纯金属中多种痕量元素的分析现在也多用原子吸收法。

  原子吸收在食品分析中越来越广泛。食品和饮料中的20多种元素巳有满意的原子吸收分析方法。生化和临床样品中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的分析现巳采用原子吸收法。

  有关石油产品、陶瓷、农业样品、药物和涂料中金属元素的原子吸收分析的文献报道近些年来越来越多。水体和大气等环境样品的微量金属元素分析巳成为原子吸收分析的重要领域之一。 利用间接原子吸收法尚可测定某些非金属元素。

3、有机物分析中的应用

  利用间接法可以使用AA-1800C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多种有机物。8- 羟基喹啉(Cu)、醇类(Cr)、醛类(Ag)、酯类(Fe)、酚类(Fe)、联乙酰(Ni)、酞酸(Cu)、脂肪胺(co)、氨基酸(Cu)、维生素C(Ni)、氨茴酸(Co)、雷米封(Cu)、甲酸奎宁(Zn)、有机酸酐(Fe)、苯甲基青霉素(Cu)、葡萄糖(Ca)、环氧化物水解酶(PbO、含卤素的有机化合物(Ag)等多种有机物,均通过与相应的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学计量反应而间接测定。

2.jpg


4、金属化学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通过气相色谱和液体色谱分离然后以AA-1800C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加以测定,可以分析同种金属元素的不同有机化合物。例如汽油中5种烷基铅,大气中的5种烷基铅、烷基硒、烷基胂、烷基锡,水体中的烷基胂、烷基铅、烷基揭、烷基汞、有机铬,生物中的烷基铅、烷基汞、有机锌、有机铜等多种金属有机化合物,均可通过不同类型的光谱原子吸收联用方式加以鉴别和测定。

AA-1800EL.jpg

  技术指标

  火焰原子化器

  *特征浓度(Cu)0.015μg/mL/1%

  *检出限(Cu)0.002μg/mL

  *精密度:RSD≤0.5%

  燃烧头:钛制燃烧头,50mm100mm通用燃烧头。

  雾化器:Pt-Ir 毛细管,特氟隆喷嘴,陶瓷撞击球(可用于氢氟酸)

  雾化室:防爆型耐腐蚀材料雾化室。

  点火方式:微机控制,自动点火。

  气体控制:全自动气体控制系统,

  调节系统:全自动PC控制火焰/石墨炉自动切换,并自动最jia化。

  安全保护:具有自动安全保护功能,防回火自动气路保护,乙炔漏气报警、自动关闭系统,出现异常自动断电。

  背景校正:火焰:氘灯+自吸背景校正:可校正1A背景。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制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