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原料药机械|制剂机械|药品包装机械|制冷机械|饮片机械|仪器仪表|制药用水/气设备|通用机械

技术中心

制药网>技术中心>药机词典>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测定葛根及其制剂脑得生片中葛根素的含量

来源:   2007年01月31日 14:05  
摘要:目的:测定葛根(野葛、粉葛)及其制剂脑得生片中葛根素的含量。方法: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双氯灭痛为内标物。测定条件为:运行缓冲液:30mmol/L硼砂缓冲溶液(pH 9.37);操作电压30 kV ,紫外检测波长254nm。结果:葛根素的线性范围为10~100μg/ml,葛根的平均回收率为96.77%( RSD2.65% ,n=3) ;脑得生片平均回收率为:100.64%( RSD 0.28% ,n= 3) 。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回收率和线性关系,结果满意。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葛根素;脑得生片
脑得生片是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成药,处方中含葛根,具有活血化淤、疏通经络、醒脑开窍之功效,用于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中风及脑出血后遗症等。脑得生片原标准中无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毛细管电泳法(HPCE 法)具有分析周期短、消耗溶剂少、费用低、抗污染能力强的优点,适宜于葛根及其制剂中葛根素的快速定量分析。本实验
以双氯灭痛为内标测定了葛根及其制剂脑得生片中
葛根素的含量。
1  仪器和试剂
Beckman P/A system 5000型毛细管电泳仪(美国Beckman 公司);融熔石英毛细管柱75μm×77cm。硼砂(分析纯),甲醇(色谱纯)。葛根素、双氯灭痛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2  操作条件
运行缓冲液:30mmol/L硼砂溶液;操作电压30kV,极性由正到负,紫外检测波长254nm,柱温25℃;采用压力进样,进样时间5s。
毛细管冲洗方法:开机后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冲洗2min ,运行缓冲液2min。每次测定之间运行缓冲液冲洗1 min。
3  测试溶液的制备
3. 1  对照品贮备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定葛根素对照品12.5mg,用甲醇定容成浓度为0.5mg/ml的对照品溶液。
3. 2  内标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定双氯灭痛一定量,加甲醇配成180μg/ml的溶液,备用。
3. 3  样品溶液的制备
3. 3. 1  取葛根生药粉0.1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内标溶液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1h,放冷,加甲醇补足重量,静置,取上清液作为样品溶液。
3. 3. 2  取脑得生10片,除去包衣,研细混匀,精密称定0.2g,精密加入内标溶液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1h,放冷,加甲醇补足重量,静置,取上清液作为样品溶液。
3. 4  阴性溶液的制备
按处方比例和脑得生片制备工艺制成不含葛根的脑得生片,照样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阴性溶液。
4  结 果
4. 1  电泳行为
在本实验操作条件下,葛根素,双氯灭痛分离良好,阴性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峰及内标溶液峰没有重叠。
4. 2  线性范围
精密吸取葛根素对照品贮备溶液0.2 ,0.4 ,0.8 ,1.2 ,1.6 ,2.0ml 置于10ml量瓶中,加入内标溶液5.0ml,再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以对照品质量浓度x(μg/ml) 为横坐标,以对照品的校正峰面积(峰面积/ 迁移时间,A/t) 与内标的校正峰面积(Ais/ Tis) 之比Y为纵坐标,计算回归方程。葛根素的质量浓度在10~100μg/ml范围内与校正峰面积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8 ,表明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 = 0.006211+ 0.01938X ,r =0. 9998。
4. 3  精密度
取低、中、高三个质量浓度的葛根素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3次,校正峰面积的日内精密度RSD 在1.59 %以内,日间精密度RSD在1.83%以内。
4. 4  回收率试验
向已知含量的葛根及在成药的阴性溶液中,精密加入不同量的葛根素溶液,如法测定,计算回收率。
4. 5  样品测定
取不同批次脑得生片以及野葛和粉葛,依法测定。
5  讨 论
野葛中葛根素含量(18.79~25.46mg/g) 明显高于粉葛(0.824~14.32mg/g),而且野葛的质量相对稳定,粉葛的品质不一,葛根素含量变化很大。由试验结果分析,脑得生片中加的是野葛。
参考文献
[1] 陈勇川,董慧.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麻附胶囊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含量[J].中成药,1999,21(3):117.
[2] 尹茶,吴玉田.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银翘解毒片中绿原酸甘草酸和甘草次酸[J].色谱,1999 ,17(2) :193-195.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制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