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直接测定橘络及其伪品的红外光谱,并比较正伪品的红外光谱差别,直接准确的鉴别橘络及其伪品的真伪。实验结果证明: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可以直接、快速、准确地对橘络及其伪品进行区别鉴定。
关键词:络伪品;鉴别;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橘络又名橘丝、橘筋,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果皮内层的筋络。味甘、微苦,性平。中医用于痰滞经络、咳嗽胸痛,亦可用治扭挫伤等所致的胁肋引痛等。商品因加工方法不同分为顺筋(顺丝橘络、凤尾橘络)、乱筋(散丝橘络、金丝橘络)、铲筋(铲络)的规格。近年来,有些商家以橘内层皮来充当橘络,药检部门近年来曾发现市场上有制做罐头时煮过的橘络,此类橘络经过水煮就失去了有效的药用成分,为劣质橘络。伪品橘络及劣质橘络因缺少有效的药用成分,没有真正的药用价值。因外形较难区别,常规检测采用性状鉴别,苦味已较淡。
而红外光谱以其具有的“指纹”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常规的红外光谱法需对药材进行分离提取,而采用漫反射法首先必须对药材进行粉碎。本文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借助OMNI采样器直接、快速、准确地测定橘络及其非的红外光谱,经过Kubelka-Munk函数转换后,使红外光谱吸收峰的吸收度与药材中的某一化学成分成正比,从红外光谱吸收的外貌及吸收度值判断中药材橘络的质量。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所有橘络均采自浙江省金华市,分别为蜜橘、芦柑、红橘的果皮内层的筋络,无苦味样品(水煮橘络)为浙江省金华市药检所抽检品,分别经浙江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植物学教研室刘鹏教授、金华市药检所李冰岚副主任中药师鉴定。
1.2 仪器 美国NICOU1r公司生产的NEXUS67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TGS检测器,OMNI E.S.P.5.1智能操作软件,OMNI采样品,光谱范围4000~650/cm,分辨率0.125/cm,扫描累加次数64次。
2 方法
用单面刀片分别切取样品直接置于红外光谱仪的采样器中的锗晶片上,直接测定样品的红外光谱(横坐标为波数,纵坐标为吸光度)。zui后经过Kubelka-Munk函数转换。
3 结果与分析
3.1 橘络的红外光谱比较 从图可以看出,蜜橘、芦柑、红橘的橘络的红外光谱吸收峰位置大致相同,所不同的仅是红橘在指纹区的吸收比另外二者稍强,这可能是由于红橘所含有效药用成分稍高之故。
3.2 橘络与伪品的红外光谱比较 图是无苦味的橘络及橘内层皮的红外光谱。从中可以看出,橘络与伪品橘络的红外光谱的轮廓非常相似,但与无苦味样品1、2有较大差异。橘络在2985/cm 和2918/cm两处附近有双重吸收,或几乎无吸收。在1102/cm、1057/cm、1020/cm处有较小吸收,而无苦味样品1、2均在3355/cm。附近有较大吸收,伪品橘内层果皮却在3044/cm处有吸收。通过红外光谱的吸收峰,即可判断橘络的真伪。
橘络之间的红外光谱的外貌非常相似,说明它们的化学成分和含量相似。它们均含橘络药用成分。橘内层果皮与橘络稍相似,但橘内层果皮不含橘络药用成分,在红外光谱中,3000/cm处吸收峰的不同就可以判定真伪。无苦味样品1、2均在1054/cm处有较大吸收,无苦味样品1、2是水煮过的橘络,为劣质橘络,失去了有效的药用成分。经过水煮过后,纤维素的含量明显增加,在3355/cm处的强吸收峰为纤维素的羟基吸收,在2985/cm附近的强吸收峰为纤维素的饱和C—H键吸收,在1054/cm附近的强吸收峰为纤维素C一0键的伸缩振动吸收。
橘络的纤维素含量相对较小,仅在1000/cm附近有较小吸收。通过红外光谱图就可以判断出中药材中橘络质量的好坏,即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直接测定法可以直接鉴定橘络的质量。
3.3 重复性试验利用单面刀片分别切取橘络及其伪品同一批次的5个样品,置于锗晶片上测定红外光谱,结果发现重复性好。
4 讨论
4.1 从各样品的红外光谱吸收中可以看出橘络的品种可以是蜜橘、芦柑及红橘,三者的红外光谱吸收外貌相同,但与伪品橘内皮层及无苦味橘络的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差别较大,说明它们所含主要成分有所不同,可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鉴别。
4.2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借助于OMNI采样器直接测定药材的红外光谱,可以排除萃取法和红外制样时的不确定因素。由于OMNI采样器是“点对点”直接采样测定,从而增大测定的准确性,这一点是其它方法所*的。本法直接、快速、准确。
参 考 文 献
1 宋立人,等.现代中药大辞典(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O8
2 程存归,等.艾、野艾及细叶艾的FTIR直接鉴定.中药材,2O02,25(5):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