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安全的未来:二次供水中的水质四参数监测解决方案@2025资讯JD-GSZ山东竞道光电厂家持续更新中,二次供水作为城市供水体系的关键环节,其水质安全直接关系到居民健康。随着城市发展,二次供水设施的老化、污染风险增加等问题凸显,传统监测方式难以满足实时、精准的需求。因此,构建针对浊度、pH、余氯和温度这四个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体系,成为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方向。
二、监测参数及意义
浊度:反映水中悬浮物含量,过高可能导致微生物滋生,影响水质清澈度。
pH:影响水的化学稳定性和消毒效果,异常pH值可能腐蚀管道或影响人体健康。
余氯:作为消毒剂残留指标,需保持一定浓度以抑制微生物繁殖,过高则可能产生异味。
温度:影响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微生物活性,异常温度可能加速水质恶化。
三、解决方案架构
传感器层:采用高精度传感器,如浊度传感器(散射光法,精度±1%)、pH传感器(精度±0.1)、余氯传感器(电极法,精度±5%)和温度传感器(精度±0.5℃),确保数据准确性。
数据采集与传输层:通过多参数水质分析仪集成传感器数据,利用4G/NB-IoT无线模块实时上传至云端平台,支持远程监控。
云端平台层:部署MySQL数据库存储数据,采用HTML5+JavaScript前端实现可视化展示,提供实时数据、历史曲线、报警记录等功能。
四、功能特点
实时监测与报警:系统每15分钟上传一次数据,当参数超出阈值(如浊度>1NTU、pH<6.5或>8.5、余氯<0.05mg/L、温度>40℃)时,自动触发短信/邮件报警。
数据分析与预测:通过历史数据趋势分析,预测水质变化趋势,辅助设施维护决策。
多场景适配:支持水箱出水口、管网末梢、重点区域(如高层中间楼层)等不同监测点部署,满足二次供水全流程监控需求。
五、实施效益
提升安全保障:实时监测可快速响应污染事件,降低健康风险。
优化运维管理:通过数据驱动的设备校准与维护,延长设施寿命,降低停水风险。
增强公众信任:透明化数据展示提升居民对供水安全的信心。
六、未来展望
结合AI算法,可进一步实现智能预警与故障预测,例如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分析水质与设备运行状态的关联性,提前发现潜在风险。同时,物联网技术的深化应用将推动二次供水设施的智能化升级,形成从水源到用户的全链条水质保障体系。
本方案通过四参数实时监测,为二次供水水质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助力城市供水系统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迈进,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