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原料药机械|制剂机械|药品包装机械|制冷机械|饮片机械|仪器仪表|制药用水/气设备|通用机械

技术中心

制药网>技术中心>本期话题>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世-界上第一台多功能提取罐的发明与发展

来源:霄汉实业发展(广州)有限公司   2025年04月21日 09:12  

发明者与发源地

  世-界上第一台多功能提取罐的发明者已难以确切考证,但其雏形可追溯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洲,尤其是在德国和瑞士等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这一时期,随着化学工程和制药工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提取方法(如浸泡、煎煮等)已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促使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始研发更高效的提取设备。


  早期的提取罐设计灵感可能来自于传统的蒸馏设备和反应釜,经过改进后逐渐演变为多功能提取罐。德国和瑞士的化工设备制造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结合化学工程原理和机械设计,开发出了早期的多功能提取设备。


第一台多功能提取罐的功能

第一台多功能提取罐主要用于制药和化工领-域,其核心功能是通过溶剂提取法从天然原料(如植物、草药等)中分离有效成分。具体功能包括:

1. 溶剂提取  

  - 利用水、乙醇、石油醚等溶剂,从植物或草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如生物碱、黄酮类、挥发油等)。

  - 适用于制药行业的中草药提取,为药物制剂提供原料。

2. 浓缩与分离  

  - 通过加热和蒸发,将提取液中的溶剂去除,得到浓缩的有效成分。

  - 结合过滤系统,分离固体残渣和提取液。

3. 温度控制  

  - 通过蒸汽加热或水循环加热,控制提取过程中的温度,确保目标成分的活性和纯度。

4. 批量生产  

  - 相比传统的手工提取方法,多功能提取罐能够实现批量生产,大幅提高效率。


应用领-域

第一台多功能提取罐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

1. 制药行业  

  - 用于从中草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如奎宁(抗疟疾药物)、吗-啡(镇痛药物)等。

  - 为化学药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2. 食品行业  

  - 用于提取天然香料、色素和功能性成分,如香草精、咖-啡因等。

3. 化工行业  

  - 用于提取天然树脂、油脂和蜡类,作为化工原料。


技术特点

第一台多功能提取罐的技术特点包括:

- 材质:早期设备多采用铜或普通钢材质,后期逐渐发展为不锈钢材质。

- 结构:罐体通常配备搅拌器、加热夹套和过滤装置。

- 操作方式:以手动操作为主,依赖人工控制温度和压力。


历史意义

第一台多功能提取罐的发明标志着提取技术从传统手工方法向工业化生产的转变。它不仅提高了提取效率,还为制药、食品和化工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技术的进步,多功能提取罐逐渐演变为现代化、自动化的设备,但其核心原理仍源于早期的设计。

世-界上第一台多功能提取罐的发明者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洲科学家和工程师,其发源地可能是德国或瑞士。这台设备最初用于制药和化工领-域,通过溶剂提取法从天然原料中分离有效成分。它的发明标志着提取技术的工业化开端,为现代多功能提取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超声波细胞破碎仪在科研中应用广泛,主要涉及以下领-域:

1. 分子生物学

- DNA/RNA提取:破碎细胞释放核酸。

- 蛋白质研究:提取和纯化蛋白质。

2. 细胞生物学

- 细胞破碎:获取细胞内含物。

- 细胞器分离:分离线粒体、叶绿体等。

3. 微生物学

- 细菌和酵母破碎:提取细胞内物质。

- 病毒研究:破碎细胞释放病毒颗粒。

4. 生物化学

- 酶学研究:提取和纯化酶。

- 代谢物分析:破碎细胞释放代谢物。

5. 纳米技术

- 纳米材料制备:分散和破碎纳米颗粒。

- 药物传递系统:制备纳米载体。

6. 食品科学

- 食品成分提取:提取活性成分。

- 食品加工:改善食品质地和口感。

7. 环境科学

- 微生物降解:破碎微生物研究降解机制。

- 污染物检测:提取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

8. 药学

- 药物研发:提取和纯化药物成分。

- 药物传递:制备药物载体。

9. 材料科学

- 材料分散:均匀分散纳米材料。

- 复合材料制备:破碎和混合材料。

10. 植物学

- 植物细胞破碎:提取植物细胞内含物。

- 次生代谢物研究:提取植物次生代谢物。


超声波细胞破碎仪在多个科研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帮助研究人员高效破碎细胞和提取目标物质。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制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