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原料药机械|制剂机械|药品包装机械|制冷机械|饮片机械|仪器仪表|制药用水/气设备|通用机械

技术中心

制药网>技术中心>选购指南>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2025版药典来袭 | 药企微生物检测的“生死劫”与破局之道

来源:广州东锐科技有限公司   2025年05月13日 11:54  
2025版药典投下“深水变化”
微生物检测规则剧变

 

2025版《中国药典》的发布,标志着中国药品质量控制迈入新阶段。其中,微生物检测领域的最大变革聚焦于培养基适用性检测的全面升级——“每批次培养基适用性检测”新规正式写入通则,。这一调整直接击中了药企实验室的合规痛点。一场席卷药企实验室的风暴正在逼近。

 

新规核心变化:

 

QQ浏览器截图20250513114929.png

 

检测频率升级:同一批脱水培养基从“若采用已验证的配置和灭菌的程序制备且过程受控,可只进行1次”变为“每批次的配制培养基必须检测”。

 

自配培养基的“三重绞杀”
成本、风险、效率的残酷真相

 

人力成本暴增
实验室正在沦为“培养基工厂”
  • 配制环节:原料称量、配置、pH调节、灭菌,需4小时/批次

  • 检测环节:需完成5~6种标准菌株的促生长能力测试

  • 存储效期验证及管理:为减少配置灭菌批次,需延长存储效期,增加了效期验证及管理。

  • 文档管理:每多增程序都需记录及归档管理。

 

隐性成本黑洞
吞噬药企利润的“沉默杀手”
  • 验证耗材成本:标准菌株、对照品培养基使用量暴增

  • 设备:灭菌设备、超净台、生物安全柜等专用设备年维护成本。为增大每批次配置量,可能还涉及到灭菌设备的更换,及安装场地的考虑。

 

风险管理成本触目惊心
一次失误=万级损失

每多增一道程序,多一层合规风险。每个配制灭菌过程及检测过程等都需要记录在案,过程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等,不能出一丝纰漏。否则就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真实案例:

2024年5月,某上市药企因生产场地检查缺陷收到FDA发布的483表格,导致其产品在美申报上市受阻,这一事件为全行业敲响了QA/QC的警钟!FDA及EMA的检查标准极为严格,覆盖生产环境、设备维护、文件管理、数据完整性等要求。

 

默克成品培养基的“降维打击”
合规、成本、效率的三重破局

 

 

 

以无菌检测培养基为例:

1.合规性碾压:每瓶都是“证据包”
  • 双重溯源体系:外包装批号+瓶身二维条形码,5秒完成数据链追溯。

  • 产业化生产配制,过程可控:德国工艺+本地化服务双保险

 

2. 成本重构:

免配制及检测程序,除购回需验收外,后期使用时的人工成本投入、设备投入都降为0,高效率

 

3.高效率:

不再需要配制培养基和做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这样每天检测的产品批次大大提高。

 

4.有人性化可降低污染或差错的特点:
  • 大直径隔垫易于操作人员安全高效刺入;

  • 钳口盖上的透明安全罩,可保证高级别安全性;;

  • 彩色螺旋盖及标签易于分辨培养基,使操作更流畅

  • 经灭菌的双层包装,确保环境安全,降低交叉污染。

 

 

如果您对默克成品培养基或相关产品感兴趣,欢迎联系广州东锐科技有限公司(华南区代理商)获取更多信息。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制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制药网,https://www.zy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