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机工作原理-梁山二手设备交易市场
过滤机是一种通过过滤介质分离液体和固体颗粒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制药、环保等领域。其核心工作原理是利用过滤介质(如滤布、滤网、滤膜等)的截留作用,将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与液体分离。以下是过滤机的详细工作原理及常见类型的说明:
一、过滤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过滤动力来源
重力过滤:依靠悬浮液自身的重力产生推动力,使液体通过过滤介质,固体颗粒被截留。例如,实验室常用的漏斗过滤即属于此类,适用于低粘度、小处理量的场景。
压力过滤:通过外加压力(如泵、压缩空气等)迫使悬浮液通过过滤介质,加快过滤速度。常见于工业过滤机(如板框过滤机、厢式过滤机),适用于高粘度或高固体含量的悬浮液。
真空过滤:在过滤介质一侧形成负压(真空环境),利用压差推动液体通过介质。例如,真空转鼓过滤机,适用于易过滤的物料或对温度敏感的场合。
离心过滤:利用离心力场的作用,使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因离心力大于液体阻力而被截留,液体则通过过滤介质排出。离心过滤机(如三足式离心机、卧式螺旋过滤离心机)适用于颗粒粒径较大、固液密度差明显的物料。
过滤过程的两个阶段
过滤阶段:悬浮液在动力作用下通过过滤介质,固体颗粒被截留形成滤饼,液体(滤液)透过滤介质排出。
滤饼处理阶段:过滤完成后,通常需要对滤饼进行洗涤(去除残留滤液中的杂质)、吹干(通过压缩空气等去除滤饼中的水分)或卸料(将滤饼从过滤介质上分离)。
二、常见过滤机类型及工作特点
以下是几种典型过滤机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场景:
1. 板框过滤机
结构:由交替排列的滤板和滤框组成,滤布覆盖在滤板表面,形成过滤通道。
工作原理:
悬浮液通过进料泵压入滤框与滤布之间的空间,液体透过滤布流向滤板的凹槽,经滤液出口排出;
固体颗粒被滤布截留,在滤框内形成滤饼;
过滤结束后,松开板框,卸下滤饼并清洗滤布。
特点:过滤面积大、滤饼含固率高,但人工操作强度大,适用于间歇式生产的高粘度物料(如染料、制药污泥)。
2. 厢式过滤机
结构:由多个带凹腔的滤板叠加组成,滤布固定在滤板两侧。
工作原理:
滤板闭合后形成密闭的过滤腔,悬浮液从进料口压入腔内;
液体通过滤布和滤板的排水通道排出,固体留在滤板之间形成滤饼;
过滤完成后,滤板逐一拉开,滤饼因重力脱落。
特点:自动化程度较高,滤饼厚度均匀,适用于化工、冶金、污水处理等领域。
3. 真空转鼓过滤机
结构:水平旋转的鼓状滤室,表面覆盖滤布,内部通过真空泵形成负压。
工作原理:
转鼓下半部浸入悬浮液槽中,在真空作用下,液体被吸入滤室,固体附着在滤布表面形成滤饼;
转鼓旋转至洗涤区时,喷淋洗涤液清洗滤饼;
转鼓继续旋转至卸料区,通过刮刀或反吹空气卸下滤饼。
特点:连续化操作,处理量大,适用于易过滤的悬浮液(如石膏、柠檬酸发酵液)。
4. 离心过滤机
结构:主要由转鼓、主轴、外壳等组成,转鼓壁上有孔并覆盖滤布。
工作原理:
转鼓高速旋转(转速可达数千转 / 分钟),悬浮液进入转鼓后受离心力作用,液体透过滤布和转鼓孔排出;
固体颗粒因离心力被截留在滤布上形成滤饼;
过滤结束后,降低转速,取出滤饼。
特点:分离效率高,滤饼含湿量低,适用于颗粒较粗、粘度较低的物料(如食盐、蔗糖结晶)。
三、影响过滤机性能的关键因素
过滤介质:材质(如聚丙烯、不锈钢)、孔径大小、透气性等直接影响过滤精度和速度。
悬浮液性质:固体颗粒粒径、浓度、粘度及颗粒与液体的密度差。
操作条件:过滤压力、温度、真空度或离心转速,以及滤饼的洗涤和卸料方式。
设备结构:过滤面积、滤室容积、自动化程度(如是否支持连续进料、卸料)。
四、应用场景
化工行业:分离反应产物中的固体催化剂或杂质(如颜料、树脂生产)。
食品与饮料:过滤果汁、酒类中的悬浮物,或分离淀粉、糖结晶。
制药行业:纯化药液中的杂质,或分离发酵液中的菌体。
环保领域:污水处理中的污泥脱水(如板框压滤机处理市政污泥)。
矿产加工:从矿浆中分离金属矿物颗粒(如真空过滤机处理尾矿)。
通过选择合适的过滤机类型和操作参数,可以高效实现固液分离,满足不同行业的生产需求。
免责声明